
1.付托。
2.指所受付托。
3.謂寄托情意。
4.委托寄送。
“托寄”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四層解釋:
付托
指将事物或責任交付給他人,強調信任與委托關系。例如唐代白居易在《為人上宰相書》中提到“托寄之重”,形容對宰相的信任與重托。
所受付托
指被委托的事物或責任本身,強調客體屬性。如“托寄之重”中的“托寄”即指被賦予的重要職責。
寄托情意
常見于文學創作,指通過文字或物品傳遞情感。例如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提到“托寄之辭”,指文章中的情感隱喻;元代歐陽玄的《墨梅賦》也以梅花托寄文人高潔品格。
委托寄送
現代常用義,指通過第三方傳遞物品或信息。如清代楊恩壽《坦園日記》記載“托寄家書”,現代則延伸至快遞服務。
在當代語境中,“托寄”多指委托寄送服務,例如快遞、郵政等場景。使用時需明确物品屬性、數量及保管要求,以确保安全送達。
與“寄托”相比,“托寄”更側重物理層面的傳遞(如物品寄送),而“寄托”多用于抽象情感或理想的承載(如将希望寄托于某人)。
《托寄》是一個常見的動詞短語,意為委托别人寄送郵件、包裹或物品等。這個詞通常用于表達向他人請求幫助寄送東西的行為。
《托寄》的拆分部首為手和寸,共有11個筆畫。
《托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漢語,托字有寄托之意,寄字則指寄送。繁體字中的「托寄」與簡體字沒有區别,仍然是「托寄」。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托寄」的字形和現代并無太大差異。古代字書寫以隸書、篆書等形式為主,「托寄」的字形在不同書法風格下會有細微變化。
1. 我能托寄這封信給你媽媽嗎?
2. 請你托寄這本書給我的朋友。
托付、托管、寄送、寄信、寄出
郵寄、寄遞、投寄
收取、取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