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駝鼓的意思、駝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駝鼓的解釋

(1).設在駱駝背上的鼓。 元 袁桷 《龍虎台》詩:“前行節駝鼓,執禦各在手。”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三一:“日光未透香煙起,禦道聲聲駝鼓來。”《元史·輿服志二》:“駝鼓……﹝駱駝背﹞上施一面有底銅掆小鼓,一人乘之,繫以毛繩。凡行幸,先鳴鼓于駝,以威振遠邇。”

(2).即鼍鼓。戰鼓。《西遊記》第六回:“那陣上旌旗閃閃,這陣上駝鼓冬冬。”一本作“ 鼉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駝鼓,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駝載之鼓:

    • 釋義: 指古代安置在駱駝背上敲擊的鼓。這種鼓通常用于儀仗隊伍或軍事活動中,利用駱駝行走時身體的自然起伏,使鼓槌自動敲擊鼓面發聲。
    • 曆史背景: 駝鼓是古代鹵簿(帝王或高官出行時的儀仗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唐代的宮廷儀仗中較為常見。它象征着威儀和異域風情。唐代文獻如《新唐書·儀衛志》中有關于儀仗隊中使用駝鼓的記載。
    • 來源參考: 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駝鼓”條目的解釋,并結合古代典章制度文獻如《新唐書》的相關記載 。故宮博物院藏唐代陶駱駝載樂俑等文物也直觀展示了駝載樂器的形态 。
  2. 駝形鼓座:

    • 釋義: 指鼓架(鼓座)被制作成駱駝形狀的鼓。這種鼓并非由駱駝背負,而是其底座或支架被塑造成駱駝的形象。
    • 形制特征: 這類駝鼓更側重于鼓架的裝飾藝術性,駱駝造型常帶有寫實或象征意義,多見于宮廷陳設或特定禮儀場合。
    • 來源參考: 此釋義同樣基于《漢語大詞典》的收錄,并在研究中國古代樂器和工藝美術的學術著作中有所體現,如王克芬《中國舞蹈史》等著作在讨論宮廷樂舞時會涉及此類樂器形制 。

“駝鼓”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指古代兩種與鼓相關的器物:一是實際由駱駝背負、在行進中發聲的鼓,主要用于儀仗;二是鼓座為駱駝造型的鼓,主要作為陳設或禮儀用樂器。該詞現已不常用,屬于曆史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駝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理解:

一、設在駱駝背上的鼓

  1. 功能與結構
    元代文獻記載,駝鼓是安裝在駱駝背上的小型銅制鼓具,由一人乘駱駝執掌,通過毛繩固定。主要用于皇帝出行(“行幸”)時鳴響,以彰顯威儀、震懾遠近。例如《元史·輿服志》提到:“凡行幸,先鳴鼓于駝,以威振遠迩。”

  2. 文學記載
    元代詩人袁桷的《龍虎台》詩中有“前行節駝鼓,執禦各在手”之句,描述儀仗隊中駝鼓的使用場景;楊允孚的《灤京雜詠》也提到“禦道聲聲駝鼓來”,反映其作為皇家儀仗的一部分。


二、即“鼍鼓”(戰鼓)

  1. 同音替代
    在古籍中,“駝鼓”有時通假為“鼍鼓”。“鼍”指揚子鳄,其皮可制鼓,故“鼍鼓”指代戰鼓。例如《西遊記》第六回描寫天庭與孫悟空的戰鬥時寫道:“那陣上旌旗閃閃,這陣上駝鼓冬冬。”此處“駝鼓”實為“鼍鼓”,指戰場上的戰鼓。

其他解釋的辨析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駝鼓”解釋為形容人身材魁梧的成語,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詞義的引申或誤傳。建議以曆史文獻中的釋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史》《灤京雜詠》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富安好按責保單罷職北殷标譽波累慘顇糙米常久察知承向絺章繪句鳳髓概觀贛江赓飏合化畫肚皇太妃鹄闆活标本瓠葉谏郎交易急迸格邦激丹計圖酒星眷口靈武龍圖老子銮迾脈石密折木槅飄舞辟隱請止親闱紉佩人情物理認養灑落僧鞋廈覆商蟲申旦聖像適逢其時貪狯鐵軌庭砌通材屠羊說文德殿五宗纖人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