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木身的意思、土木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木身的解釋

猶言土木形骸。 唐 杜甫 《奉贈蕭十二使君》詩:“磊落衣冠地,蒼茫土木身。” 仇兆鳌 注:“《晉書》: 嵇康 土木形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木身”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土木身”原指“土木形骸”,形容人的軀體如同自然界的土和木一樣質樸無華,不事修飾。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晉書》對嵇康的記載,強調其自然本真的形象。

二、詞語構成

三、文學引用與典故

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蕭十二使君》中寫道:“磊落衣冠地,蒼茫土木身”,通過對比官場(衣冠)與自身質樸(土木身),表達謙遜或對自然狀态的追求。清代嚴繩孫等詩人也曾在作品中化用此詞。

四、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對農民工或體力勞動者的尊稱,強調其辛勤勞動的社會貢獻。但需注意,這一用法更多見于文學或特定語境,日常使用較少。

五、使用場景

  1. 古文解析:分析杜甫、施肩吾等詩人的作品時常見。
  2. 文化讨論:探讨古代文人自然觀或勞動者形象時可能涉及。

若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如《晉書》或杜甫詩集),可參考《漢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木身》的意思

《土木身》是一個由三個成字部分組成的詞語,包含了“土”、“木”和“身”三個單獨的字。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身體或體格強壯而健康。

部首和筆畫

在《土木身》中,部首分别是“⼟”、“⽊”、“⼈”。其中,“⼟”和“⽊”是部首的同時也是獨立的字,分别代表土地和木頭;而“⼈”則代表人。整個詞語由這三個字組成,表示一個人體格健壯。

《土木身》中的字的筆畫數是:⼟(3畫)、⽊(4畫)、⼈(2畫)。

來源和繁體

《土木身》是漢字詞彙,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字。在繁體字中,《土木身》的字形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在書寫上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尤其是在篆書階段,漢字的樣式和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土木身》的字形在古代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因此它的書寫方式在古代并沒有太多變化。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土木身》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從小就熱愛運動,因此年紀輕輕就擁有了一副土木身。

2. 她每天堅持鍛煉,希望能夠獲得健康的土木身。

3. 土木身代表着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和活力。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土木身》相關的組詞有:力氣、體格、身體、健碩。

近義詞包括:壯實、結實、強壯。

反義詞包括:虛弱、脆弱、衰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