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塗逕 ”。道路;路徑。《列子·楊朱》:“及其遊也,雖山川阻險,塗逕修遠,無不必之,猶人之行咫步也。”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至於 墨子 之論,不能非也,但其張刑網,開塗徑,浹人事,備王道,不能曲述耳。” 羅惇曧 《文學源流》:“然《左氏》雄才,文章千古,上揖 三代 ,下啟百世,闢編年之塗徑,為史家之導師。”
“塗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具體的道路或路徑,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例如:
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人生經驗積累後越發順利,強調熟能生巧的過程。例如:
注:現代語境中該詞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文或學術讨論中。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塗徑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在田間地頭以土壤為材料蓋起的一條供人和牲畜通行的小道。
塗徑的部首是水(氵),總計有10個筆畫。
塗徑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但一般認為是古代農村生活中的創造詞彙。
在繁體字中,塗徑的寫法為塗徑。
在古代漢字中,塗徑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意思大體相同。
1. 農民們在稻田中開設了一條塗徑,用來方便耕種。
2. 雨後,塗徑上會泥濘不堪,需要小心行走。
塗地、塗鴉、徑賽、徑直。
小路、鄉間小道。
大路、高速公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