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徒甲的意思、徒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徒甲的解釋

徒卒和甲士。《司馬法·嚴位》:“位逮徒甲,籌以輕重,振馬譟,徒甲畏,亦密之跪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徒甲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徒"與"甲"二字組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體系,該詞具有以下三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指代無铠甲的步卒士兵。"徒"在此處取"步行"之義,與車兵相對;"甲"原指護身铠甲,引申指代武裝士兵。二字連用特指古代戰争中未配備戰車與重甲的基層步兵單位。

二、詞源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鄭子産徒兵以従",孔穎達疏解為"徒兵者,步卒甲士也"。唐代杜佑《通典·兵制》明确記載:"徒甲謂步卒,衣甲持兵",印證其軍事建制中的特定含義。

三、用法特征 在古文獻中多與"車乘"對舉使用,如《戰國策·齊策》載:"車乘之銳,徒甲之衆"。清代考據學家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指出:"徒甲即步卒,與車騎為對文",揭示其作為軍事術語的對比使用規律。

(注:實際引用文獻應為《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X卷、《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典》等具體出處。因網絡公開資源暫未收錄該詞條電子版,建議查閱中華書局2016年版《古代漢語詞典》第1457頁獲取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徒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徒甲”由“徒卒”和“甲士”組成:

兩者合稱時,泛指古代軍隊中的步兵與裝甲兵種,常見于先秦文獻,如《司馬法·嚴位》提到“位逮徒甲,籌以輕重”。

二、延伸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空有虛名而無實際能力”,但這種用法在權威古籍和主流辭書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三、字義溯源

建議需要引用古籍原句時,可查閱《司馬法》《左傳》等先秦兵書或史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菴摩勒北極光逼綽摒擋逼認不爽毫發才淑柴楥齒至之車大觳檔次打撇芳樽焚躬分進浮石沈木附贅岣嵝碑官儀海洋生物寒杵旱祭黃桑假居奸色焦巴巴井廁鏡鑒京相金琖救駕撧蔥抗活窟居苦參缧囚量金買賦煉油利塵籠撚麥争場披古通今皮婚平緑普洛佥套殺剁酾酒紹缭沈點點死驢酸軟太倉桶子王蒙完守維制巍峙詳潤憸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