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徒馬的意思、徒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徒馬的解釋

備用而不施鞍辔的馬。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誕馬》:“但者,徒也。徒馬者,有馬無鞍,如人袒裼之袒也……然則謂之但馬,蓋散馬備用而不施鞍轡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徒馬”漢語釋義

“徒馬”為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語素及曆史語用角度解析:

  1. 字義分解

    • 徒:本義為步行,引申為無車馬隨行、空身、僅憑人力等。《說文解字》釋“徒,步行也”。
    • 馬:指代馬匹,古代重要交通工具或戰備資源。
  2. 綜合詞義

    結合典籍用例,“徒馬”有兩類含義:

    • 不配鞍辔的馬:指未裝配騎具的馬匹,常見于軍事或儀仗場景。如《周禮·夏官·校人》鄭玄注:“徒馬,謂無駕之馬,備用者。”
    • 徒步牽馬者:指徒步牽引馬匹的隨從或役夫。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杜預注:“徒馬者,步而從馬,不乘也。”
  3. 語用演變

    現代漢語中“徒馬”已罕用,多見于古籍及考據文獻,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列為曆史詞彙,釋義參考《十三經注疏》及曆代訓诂資料。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徒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徒馬(拼音:tú mǎ)指備用而不施鞍辔的馬。這一解釋源自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誕馬》,文中提到“徒馬者,有馬無鞍,如人袒裼之袒也”,強調這類馬匹未裝備鞍具,作為備用使用。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資料将“徒馬”視為成語,解釋為“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努力卻無法達到目标”。此用法通過拆分“徒”(徒勞)和“馬”(代指努力)來比喻無效的付出。但需注意,這一解釋的權威性較低,且未見于古代文獻。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描述古代馬匹管理或儀仗制度時,如“但馬”(散馬備用)的同義詞。
  2. 現代比喻:在口語或非正式語境中,可能借其字面意義表達徒勞無功(需謹慎使用,避免歧義)。

例句參考

建議在正式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需使用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卦丹堡壘迸縫渤湧楚女真打草谷待定系數法道論大厮八阽危之域電躍低調照片低徊笃速反旅馮子龜甲香海次海底撈針鴻鹄謀鴻校花奴鼓彙萃烜然穢媟兼容并包傑牙酒觞卷阿課堂略過良珠嫠不恤緯蜊黃領教臝戲馬頰嫚逆卯時妙象迫暮掐訣求代憩止區配髯士善敵生業市寸失忘始卒甜酸苦辣頽陋屯正瓦铫衛星城文昌省像姑纖邪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