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徒馬的意思、徒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徒馬的解釋

備用而不施鞍辔的馬。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誕馬》:“但者,徒也。徒馬者,有馬無鞍,如人袒裼之袒也……然則謂之但馬,蓋散馬備用而不施鞍轡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徒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徒馬(拼音:tú mǎ)指備用而不施鞍辔的馬。這一解釋源自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誕馬》,文中提到“徒馬者,有馬無鞍,如人袒裼之袒也”,強調這類馬匹未裝備鞍具,作為備用使用。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資料将“徒馬”視為成語,解釋為“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努力卻無法達到目标”。此用法通過拆分“徒”(徒勞)和“馬”(代指努力)來比喻無效的付出。但需注意,這一解釋的權威性較低,且未見于古代文獻。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描述古代馬匹管理或儀仗制度時,如“但馬”(散馬備用)的同義詞。
  2. 現代比喻:在口語或非正式語境中,可能借其字面意義表達徒勞無功(需謹慎使用,避免歧義)。

例句參考

建議在正式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需使用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徒馬》的意思

《徒馬》是一個指代沒有主人、空閑閑置的馬匹的詞語。

《徒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徒馬》的部首是彳(xíng)和馬(mǎ),共有9畫。

《徒馬》的來源

《徒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詩經》中的一首詩,《小雅·大東》:

「大東有犧牲,既受之常康。大東有徒馬,朱茂稱觞。」

在該詩中,徒馬被用來形容一個沒有主人、自由自在的馬匹。

《徒馬》的繁體字

《徒馬》的繁體字為「徒馬」。

古時候《徒馬》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徒馬》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為「徒馬」。

《徒馬》的例句

1. 那些徒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2. 這匹徒馬已經好幾天沒有人騎了。

3. 徒馬無主,四處漫遊。

與《徒馬》相關的組詞

徒步、徒弟、馬車、馬匹。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無主馬、野馬、遊離馬。

反義詞:征用馬、馴服馬、馬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