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诞马》:“但者,徒也。徒马者,有马无鞍,如人袒裼之袒也……然则谓之但马,盖散马备用而不施鞍轡者也。”
“徒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徒马(拼音:tú mǎ)指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这一解释源自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诞马》,文中提到“徒马者,有马无鞍,如人袒裼之袒也”,强调这类马匹未装备鞍具,作为备用使用。
部分资料将“徒马”视为成语,解释为“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努力却无法达到目标”。此用法通过拆分“徒”(徒劳)和“马”(代指努力)来比喻无效的付出。但需注意,这一解释的权威性较低,且未见于古代文献。
建议在正式场景中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若需使用引申义,需结合上下文明确语义。
《徒马》是一个指代没有主人、空闲闲置的马匹的词语。
《徒马》的部首是彳(xíng)和马(mǎ),共有9画。
《徒马》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诗经》中的一首诗,《小雅·大东》:
「大东有牺牲,既受之常康。大东有徒马,朱茂称觞。」
在该诗中,徒马被用来形容一个没有主人、自由自在的马匹。
《徒马》的繁体字为「徒馬」。
古时候,《徒马》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为「徒馬」。
1. 那些徒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2. 这匹徒马已经好几天没有人骑了。
3. 徒马无主,四处漫游。
徒步、徒弟、马车、马匹。
近义词:无主马、野马、游离马。
反义词:征用马、驯服马、马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