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格的意思、詩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格的解釋

(1) [poetry rule]∶做詩的法則

(2) [poetry style]∶詩的風格

詩格不高

詳細解釋

(1).詩的格式、體例。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 陸平原 多為死人自歎之言,詩格既無此例,又乖製作本意。”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十:“蓋其詩格變态如是,恐不繫重輕也。” 清 趙翼 《瓯北詩話·韓昌黎詩》:“自 沉 宋 創為律詩後,詩格已無不備。”

(2).詩的風格、格調。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 石曼卿 自少以詩酒豪放自得,其氣貌偉然,詩格奇峭。” 清 宋大樽 《茗香詩論》:“誦其詩不知其人,斤斤焉僅斥其詩格卑靡。” 孫犁 《秀露集·關于詩》:“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沒有現實根據的誇張,隻能使詩格降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詩格”是漢語中一個兼具形式與審美内涵的文學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詩的格式與體例
    指詩歌創作中的結構規範,包括字數、句數、平仄、對仗等具體要求。例如唐代《詩格》提出的“十七勢”,系統歸納了詩歌起承轉合的布局法則,強調聲韻需清濁分明、節奏和諧。此外,明代詩壇将詩格研究推向高峰,如《文鏡秘府論》中明确規範了“格”的十類标準(如形似、質氣、情理等),涉及意象選擇與情感表達的邏輯。

  2. 詩的風格與格調
    側重詩歌的審美特質,包括語言風格、意境層次等。如宋代歐陽修評價石曼卿“詩格奇峭”,即指其詩作氣勢雄渾、構思獨特。現代作家孫犁也指出,脫離現實的誇張會“使詩格降低”,強調格調需與情感真實性統一。

二、理論發展

例句與引用

“詩格”既包含技術性的創作規則,也涵蓋審美層面的價值評判,是形式與内容的統一體。其内涵隨時代演變,反映了中國古典詩歌從自由到規範、再尋求突破的動态曆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格

詩格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字,分别是“讠”和“各”。它的筆畫數是7畫。

來源

詩格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字義是指詩詞的韻腳或字句的韻調格律。

繁體

繁體字“詩格”是由繁體“詩”和“格”組成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詩格可以寫作“詩格”。在古代文字演變過程中,字形逐漸簡化為現在的形态。

例句

他的詩歌充滿了獨特的詩格。

組詞

古詩格律、新詩格調、詩格優美、詞牌詩格律

近義詞

詩韻、詩律、詩腳

反義詞

詩歌自由、散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