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棄的意思、殘棄的詳細解釋
殘棄的解釋
古代的一種肉刑。《後漢書·孔融傳》:“末世陵遲,風化壞亂……而欲繩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非所謂與時消息者也。” 李賢 注:“殘其支體而棄廢之。”
詞語分解
- 殘的解釋 殘 (殘) á 害,毀壞:殘害。摧殘。 不完全,餘下的:殘餘。殘陽。殘存。殘廢。殘佚。苟延殘喘。 兇惡:殘忍。殘酷。兇殘。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棄的解釋 棄 ì 舍去,扔掉:抛棄。遺棄。棄權。棄市(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将屍體暴露街頭)。棄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棄養(父母死亡的婉辭)。棄置不顧。棄瑕錄用。 取 筆畫數:; 部首: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殘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cán qì
- 詞性:名詞(特指刑罰)
- 定義:指古代對犯人實施的一種肉刑,通過殘害肢體後将其遺棄,兼具身體摧殘與社會放逐的雙重性質。
出處與詳細解釋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孔融傳》,原文提到:“末世陵遲,風化壞亂……而欲繩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 李賢注解為“殘其支體而棄廢之”,即通過割裂肢體并抛棄,達到懲戒與隔離的目的。這種刑罰在漢代及更早的亂世中可能被使用,但因其殘酷性,後世逐漸被更文明的刑罰取代。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暫無明确近義詞,但類似刑罰如“墨刑”“劓刑”等同屬肉刑範疇。
- 反義詞:寬恕、赦免等表示免除懲罰的詞彙。
現代應用
“殘棄”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僅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文獻研究中。需注意與“殘羹冷炙”等成語區分,後者指剩餘的食物,與刑罰無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棄》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被遺棄或廢棄的事物。現在讓我們來對這個詞進行拆分,它的部首是“殳”和“示”,部首“殳”表示武器,部首“示”表示示範。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發展過程。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在古時候,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秦朝時期,它可能被寫作“殘棄”。這個詞的一個例句可以是:“他們殘棄了那個廢棄的建築物。”組詞中,可以與《殘棄》搭配的詞語包括“殘骸”、“棄置”等。與《殘棄》相近義的詞語有“廢棄”、“抛棄”,而相反義的詞語則是“保存”、“維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