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二章的意思、十二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二章的解釋

古代天子之服繪繡的十二種圖象。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稱上六章;裳繡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稱下六章。《周禮·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 漢 鄭玄 注:“《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宗彜、藻、火、粉米、黼、黻希繡。’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孫诒讓 正義:“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龍也,華蟲也,六者畫以作繪,施於衣也;宗彜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為繡,施之於裳也。” 清 恽敬 《十二章圖說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 軒轅 ,著於有 虞 ,垂於 夏 殷 ,詳於有 周 ,蓋二千有餘年。” 魯迅 《緻*********國徽拟圖說明書》:“考諸載籍,源之古者,莫如龍,然已橫受抵排,不容作繪,更思其次,則有十二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二章”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以下為兩種常見解釋:


一、古代服飾紋章(主流含義)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的十二種紋飾,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德行。其組成及含義如下:

  1. 上六章(衣繪)

    • 日、月、星辰:代表光明普照,象征君王的恩澤與智慧。
    • 山:寓意穩重如山,象征治理國家的鎮定與穩固。
    • 龍:象征君王的神異與權威。
    • 華蟲(雉雞或鳳凰):取其文采絢麗,代表禮儀與文明。
  2. 下六章(裳繡)

    • 宗彜(祭祀禮器):象征忠孝與傳承。
    • 藻(水草):寓意潔淨,象征清廉。
    • 火:象征光明與公正。
    • 粉米(白米粒):象征滋養萬民,重視農桑。
    • 黼(斧形紋):象征決斷力。
    • 黻(“亞”字形紋):代表明辨是非,揚善懲惡。

曆史淵源:十二章紋最早見于《周禮》,漢代鄭玄注解《尚書》時明确其形制,後成為曆代帝王服飾的核心元素。


二、文獻章節(次要含義)

  1. 《論語》十二章
    指《論語》中選錄的十二段經典文句,内容涉及學習、修身、處世等儒家思想。例如: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為政》)
  2. 《道德經》第十二章
    讨論感官欲望對人的影響,強調“聖人”應追求内在需求而非外在誘惑(如“五色令人目盲”)。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周禮》《尚書》等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二章》的意思

《十二章》是指由十二篇章節組成的一本書或文獻。它可以是指教科書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指某種語言或宗教的經典文獻。

《十二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二章》的拆分部首為 "言" 和 "支"。"言" 是指話語,表示與語言有關的意思;"支" 是指手臂,用于人體構造部分的意思。

根據這兩個部首的組合,可得到《十二章》的總共13個筆畫。

《十二章》的來源

《十二章》的來源并無确切的記載,可能是由古代學者或宗教導師編寫的文獻。它可能在特定的領域或宗教中被用作傳授知識或指導人們行為的教材。

《十二章》的繁體

《十二章》的繁體字為「十二章」,與簡體字相同,拆分部首和筆畫也不變。

古時候漢字對《十二章》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對于《十二章》來說,其基本形态和現代寫法相似。在古代書法中,有多種字體風格可以選擇,但是寫法的基本結構與現代相似。

《十二章》的例句

1. 他在《十二章》裡找到了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

2. 我正在閱讀《十二章》,對其中的理論十分感興趣。

《十二章》的組詞

1. 十二章結構

2. 十二章節

3. 十二章節的内容

《十二章》的近義詞

1. 十二篇

2. 十二章節

《十二章》的反義詞

1. 一章

2. 單一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