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ve thing stolen]東西(如財物等)被偷
失竊。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雁門太守行》:“人畜牧於野,輒雲以付 稚子 ,終無失盜。”《水浒傳》第五六回:“娘子在家失盜,等候得觀察,不見回來。” 劉厚明 《黑箭》:“ 孫大夫 剛說,衛生室也失盜了,丢了一筒沒啟封的硫磺軟膏!”
"失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失盜
讀音: shī dào
詞性:動詞
釋義:指財物因被盜竊而丢失。
核心含義
“失盜”指因遭竊賊盜竊而導緻財物損失的行為或狀态,強調“失去”的結果。例如:“倉庫昨夜失盜,丢失了一批貴重器材。”
語素解析
二字組合後,特指因盜竊行為造成的財産損失。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常見于案件報告、新聞報道或法律文書中。例如:
“警方接到報案後,迅速對失盜現場展開勘查。”
近義詞辨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纂,明确将“失盜”釋義為“財物被盜竊”。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漢語大詞典》
收錄“失盜”詞條,釋義為“被盜,遭竊”,并引用古典文獻用例佐證其曆史用法。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辭海》(第七版)
在“盜竊罪”相關條目中提及“失盜”作為財産犯罪的常見結果描述。
來源: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第七版).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經查,原告住所于2023年5月失盜,損失現金及首飾共計人民币三萬元。”
“博物館珍貴文物失盜案引發社會關注,警方已成立專案組調查。”
“失盜”是描述財物因盜竊行為而丢失的正式用語,其釋義及用法在權威漢語工具書中均有明确記載,適用于法律、新聞等嚴謹語境。
“失盜”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根據現有資料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詞彙誤用
現代漢語中更規範的表達是“失竊”(指財物被盜竊),而“失盜”可能是方言或書寫錯誤。例如:“家中昨夜失竊,丢失了貴重物品”。
古文語境
若在古籍中偶見“失盜”,其含義與“被盜”相近,例如《明史》中記載的“庫銀失盜”事件,指官方銀庫遭盜竊。
建議在正式場合使用“失竊”或“被盜”,若需更精确表達可補充細節如:“財物失竊/被盜,已報警立案”。
矮人看場盦生敖倪崩雲璧回波蕩蔔築采樣怅悒超齡陳報抽撥刺幾搓手電挂飯床沸溢負任高體姑妄聽之寒爐寒縮鶴雞讙嘑會噎胡蘆笙椒花筵讦控靖柝窘默拒捕君子觞磕叉叉葵藿傾陽流漾盧扁杗廇冒取鎂光冥衛模數轉換器皮綷凄急情禱擎架傾羨輕言細語氣吞湖海僧伽彼侍射豕胾松颷隨侍條格同根晤言祥符淆亂視聽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