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拾翠的意思、拾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拾翠的解釋

拾取翠鳥羽毛以為首飾。後多指婦女遊春。語出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或採明珠,或拾翠羽。” 南朝 梁 紀少瑜 《遊建興苑》詩:“踟蹰憐拾翠,顧步惜遺簪。” 唐 吳融 《閑居有作》詩:“踏青堤上煙多緑,拾翠江邊月更明。” 元 趙善慶 《落梅春·暮春》曲:“尋芳宴,拾翠遊,杏花寒禁煙時候。” 清 納蘭性德 《踏莎美人·清明》詞:“拾翠歸遲,踏青期近,香箋小疊鄰姬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拾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文學意象和現代延伸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與文學意象

  1. 本義
    源于三國時期曹植《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指“拾取翠鳥羽毛作為裝飾品”。古代女子常以翠羽點綴頭飾,象征自然之美與身份的高貴。

  2. 引申義
    後演變為描述女性春日郊遊或遊春的場景。如杜甫《秋興》中“佳人拾翠春相問”,以“拾翠”暗喻女子結伴踏青、采撷花草的閑適畫面。唐代吳融詩句“拾翠江邊月更明”也印證了這一意象。

二、文學與文化的融合

三、核心總結

“拾翠”從具體動作(拾取翠羽)發展為抽象意象,承載着自然審美、女性活動及文化傳承的多重意蘊。如需更深入的詩詞例證,可參考、5的文學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拾翠是什麼意思

拾翠是一個成語,指的是采集珍貴而稀有的寶石或珠寶。這個詞也常用來比喻能夠發現珍奇美物或者獲得意外的財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拾翠的拆分部首是扌和羽,拼音分别是shǒu yù。

拾翠的總筆畫數是20畫,可以拆分為“十”字(10畫)和“翠”字(10畫)。

來源和繁體

《拾翠》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篇中:“棄智『拾翠』,神未滅者也。”意為放棄名利,積累財富,使心靈不受拖累。

在繁體字中,“拾翠”仍然寫作“拾翠”,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金文和隸書的形式,拾翠的寫法是稍有差異的。例如,在金文中,拾翠可以寫作“戠翠”,而在隸書中,可以寫作“拾翠”。

例句

1. 他在古董市場上拾翠了一串非常珍貴的瑪瑙手鍊。

2. 通過努力工作,他終于拾翠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組詞

1. 拾寶:采集或尋找珍貴的東西。

2. 拾金:比喻獲得意外的財富或好處。

3. 拾遺:尋找或收集失傳的古代遺物。

近義詞

1. 獲得寶貴的東西。

2. 發現珍奇美物。

反義詞

1. 失去寶貴的東西。

2. 錯過珍奇美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