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風神。也稱“封姨”。 唐 天寶 中,處士 崔玄微 春夜遇諸女共飲,席上有 封十八姨 。諸女為衆花之精, 十八姨 為風神。見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後因以代稱風。 宋 張孝祥 《浣溪沙》詞:“ 妬婦灘 頭 十八姨 ,颠狂無賴占佳期,喚它 滕六 把春欺。” 明 劉基 《題風中水仙花圖》詩:“癡妬 封 家 十八姨 ,不争好惡故相欺。”參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下》。
(2).古代傳說中有化為婦人的虎精,自稱“十八姨”。《太平廣記》卷四三三引 前蜀 杜光庭 《錄異記·姨虎》:“ 嘉陵江 側有婦人,年五十已來,自稱 十八姨 。往往來民家,不飲不食。每教諭於人曰:‘但作好事,莫違負神理。居家和順,孝行為上。若為惡事者,我常令貓兒三五箇巡檢汝……’民間知其虎所化也。”
“十八姨”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重要形象,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風神代稱
源于唐代谷神子《博異志·崔玄微》的記載:處士崔玄微春夜遇衆女子飲宴,其中一位自稱“封十八姨”,實為風神。後世常以“十八姨”或“封姨”代指風,如宋代張孝祥詞中“妒婦灘頭十八姨”即用此典。
虎精化身
另一傳說記載于《太平廣記》,嘉陵江畔有婦人自稱“十八姨”,不飲不食,常勸人行善,實為虎精所化。此形象體現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拟人化想象。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十八姨”常與自然現象結合,如明代劉基以“癡妬封家十八姨”暗喻風的狂放,突顯其拟人化特征。
别稱與關聯
“十八姨”亦稱“封家十八姨”“封姨”“風姨”,不同文獻中名稱略有差異,但核心指向風神。
“十八姨”兼具神話與文學雙重色彩,既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古人借以抒懷的意象。
标題:《十八姨》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十八姨」是一個中國方言詞彙,主要在廣東省流行使用。在這個詞中,「十八」指的是數量詞,表示很多或者許多。而「姨」則是親屬稱謂,指的是父親的姐妹,也可以用來稱呼與自己父親沒有直接親緣關系但年紀相仿的女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十八姨」的拆分部首是「十八」和「姨」,其中「十八」的部首是「十」,「姨」的部首是「女」。根據筆畫計算,「十八」有2個筆畫,「姨」有8個筆畫。
來源:「十八姨」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代官員有時會有多個妾室,當中的第十八位妾室被稱為「十八姨」。另一種說法是,十八姨來源于「十八般技藝」,意味着精通各種技能的女性。
繁體:「十八姨」在繁體中的寫法是「十八姨」,與簡體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十八姨」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十八姨」可能被寫作「拾捌姨」。
例句:她有十八姨,每個月都要給他們拜訪一次。
組詞:十八姨姓、十八姨表妹、十八姨表弟
近義詞:伯母、姑姑、姨媽
反義詞:母親、奶奶、婆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