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問的意思、設問的詳細解釋
設問的解釋
提出問題,發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伯夷傳》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語設問,謂夫子稱其不怨,而《采薇》之詩,猶若未免怨,何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八:“ 蔣夢麟 說‘問題符號滿天飛’,其實就因為問題符號隻在飛,可見還不知道怎樣設問,怎樣擺這符號,何況答案!”
詞語分解
- 設的解釋 設 (設) è 布置,安排:設立。設置(a.設立;b.安裝)。設宴。 籌劃:設計。設法。 假使:假設。設或。設身處地。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網絡擴展解釋
“設問”是一種修辭手法,指在表達中主動提出問題并自行解答。其核心目的是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引發讀者或聽者的思考,增強論述的互動性與說服力。以下是詳細解析:
1.定義與特點
- 主動提問:作者或說話者預先設定一個問題,隨後給出明确答案。例如:“什麼是成功?成功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先提出問題,再直接解答)
- 引導性:通過問題吸引注意力,将讀者引入特定思考方向,避免平鋪直叙的枯燥感。
2.作用
- 突出重點:将關鍵信息以問答形式呈現,強化核心觀點。例如在演講中:“如何應對危機?答案在于未雨綢缪。”
- 激發參與感:通過提問讓讀者從被動接收轉為主動思考,增強互動性。
- 邏輯分層:常用于段落或篇章開頭,通過問題引出下文内容,使結構更清晰。
3.與反問的區别
- 設問:有問必答,答案由提問者明确給出(如:“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青翠的山林裡。”)。
- 反問:答案隱含在問題中,無需回答(如:“難道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4.應用場景
- 寫作:用于議論文、演講稿的開頭或過渡句,增強論述力度。
- 教學:教師通過設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知識點,例如:“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麼?是二氧化碳和水。”
- 廣告:通過問題引發消費者興趣,如:“想要肌膚更年輕?試試這款精華液!”
5.注意事項
- 避免頻繁使用,否則可能顯得刻意或打斷行文節奏。
- 問題需緊扣主題,答案應簡潔有力,避免模糊或冗長。
通過合理運用設問,能有效提升表達的感染力與邏輯性,是語言藝術中重要的技巧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設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設問》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提出問題,進行質疑,比喻對事物進行思考或審視。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設問》的拆分部首是「言」和「具」,其中「言」是指與語言相關的字,而「具」則是一個表示工具的字。《設問》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設問》最早出自《詩經·小雅·小旻》:“道之雲。”在這首詩中,“設問”用來表達對道的追問,即探究道的真谛。
繁體
《設問》在繁體中的書寫形式為「設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設問的寫法有些許變化。其中,「設」字在古代寫作「㞢」,而「問」字則用「閿」表示。
例句
他在論文中對此問題設問:“是否應該采取新的解決方案?”
組詞
設想、設立、提問、追問
近義詞
質疑、探問、詢問
反義詞
回答、肯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