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舌頭的意思、舌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舌頭的解釋

(1) [tongue]∶人和動物嘴裡辨别滋味、幫助咀嚼和發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

(2) [an enemy sol***r captured for the purpose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為了偵察敵情而活捉來的敵人

抓到一個舌頭

詳細解釋

(1).口中辨味、助嚼、助發音的器官。《水浒傳》第五三回:“ 李逵 道:今後但吃葷,舌頭上生碗來大疔瘡!”《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頭來舐他的頭。” 老舍 《駱駝祥子》十四:“ 祥子 沒有個便利的嘴,想要說的話很多,可是一句也不到舌頭上來。”

(2).稱為偵訊敵情中捕獲的敵哨。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火線春節夜》:“我是師部的偵察員,上級叫我去‘捉舌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舌頭”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生理學定義

舌頭是人體口腔内的肌肉器官,表面覆蓋黏膜,由橫紋肌構成,具有以下特征:

  1. 結構:分為舌尖、舌體、舌根三部分,分布約2000-800個味蕾(隨年齡減少),表面有乳頭狀突起。
  2. 功能:
    • 味覺感知:通過味蕾識别甜(舌尖)、鹹(舌尖側緣)、酸(舌側後部)、苦(舌根)四種基本味道
    • 輔助咀嚼和吞咽
    • 發音構字:通過形狀變化協助發出不同語音
    • 清潔口腔:推擠食物殘渣防止腐敗

二、語言學引申義

在語言文化中常被借代使用:

  1. 語言能力象征:如“母語”稱“母舌”(mother tongue),掌握多語言稱“三寸不爛之舌”
  2. 修辭手法:
    • 正面:舌燦蓮花(形容口才好)
    • 負面:長舌婦(指搬弄是非)
  3. 動作描述:咬舌頭(說話失誤)、舌頭打結(緊張語塞)

三、特殊領域用法

  1. 中醫診斷:通過舌苔顔色、形态判斷健康狀況(如黃苔主熱證)
  2. 動物特征:如貓科動物的倒刺狀舌頭用于梳理毛發,啄木鳥的鈎狀舌可伸入樹洞捕蟲

四、文化意象

在諺語中承載特殊含義:

需注意:若涉及暴力或不當使用場景(如“割舌”等),建議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語言暴力可能構成違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舌頭

舌頭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指代人的口腔器官,用于咀嚼食物、發音和品嘗味道等功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舌字的部首是舌,總共有六個筆畫。

來源

舌字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在演變過程中,字形逐漸簡化成今天的形狀。

繁體

在繁體字中,舌字的形态與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舌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舌字的古漢字寫法是“舌ku艹”。這種寫法中,“ku”表示有一個與舌相似的字,而“艹”則表示草字旁。

例句

1. 他伸出舌頭嘗了嘗酸酸的味道。

2. 她不小心咬到了舌頭,疼得龇牙咧嘴。

組詞

舌尖、舌根、舌面、舌苔、舌葉、舌舔等。

近義詞

口腔

反義詞

無舌、缺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