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繩的意思、申繩的詳細解釋
申繩的解釋
執法。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請託無所容,申繩不顧私,明刑而不濫乎所恨,審賞而不加乎附己。”
詞語分解
- 申的解釋 申 ē 地支的第九位,屬猴。 用于記時: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 陳述,說明:申述。申斥。申辯。申冤。三令五申。申請。申報。 重複,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國上海市的别稱。 姓。 筆畫
- 繩的解釋 繩 (繩) é 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繩子。繩索。纜繩。繩梯。繩操。繩伎(.雜技中的走繩;.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繩鋸木斷(喻力量雖小,隻要堅持不懈,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網絡擴展解釋
“申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ēn shéng,其核心含義是執法,指依照法律或規則進行約束和制裁。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執法:指依法行事,不徇私情。如《抱樸子·臣節》中提到“申繩不顧私”,強調公正執行法度。
- 部分來源(如)将其解釋為“不追究過錯”,但此說法與其他權威來源矛盾,可能為誤讀,需以主流解釋“執法”為準。
2.字義拆分
- 申:陳述、說明,如“申明”“申請”;也指地支第九位或上海市的别稱。
- 繩:原指墨線(木工工具),引申為标準或法度,如“繩之以法”。
3.出處與用例
- 出自晉代葛洪《抱樸子·臣節》:“請託無所容,申繩不顧私”,強調執法時排除私情。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公正執行法律或規則的态度,如“申繩以法”表示嚴格依法辦事。
“申繩”以“執法”為權威釋義,雖有部分來源提出“寬容不追究”的解讀,但缺乏文獻支撐,建議以經典出處和主流解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申繩》?
《申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宣告,宣傳。也可以指控、控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申繩》包含兩個部首:申和繩。
申的拆分部首是田,它是一個漢字的基本部首,表示田地。申的總筆畫數為5。
繩的拆分部首是纟,它是一個漢字的主要部首,表示繩索。繩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申繩》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申繩以宣,過成盟。”意思是“用繩索拴住牛,以此宣布,告訴大家盟約成立了。”
繁體
《申繩》的繁體字為《申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申繩》可以寫作《申繩》或者《申紳》。
例句
他用《申繩》将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了大家。
組詞
- 申論(指申述、宣述見解的文章或演講)
- 繩索(指繩或索具)
- 繩結(指用繩子打結)
近義詞
- 宣傳
- 聲稱
- 正告
反義詞
- 隱瞞
- 掩蓋
- 遮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