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保全其身。 三國 魏 郭遐周 《贈嵇康》詩之三:“勖哉乎 嵇生 ,敬德以慎軀。”
“慎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均與謹慎、保全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字面解析
引申含義
文學出處
最早見于三國魏國郭遐周的《贈嵇康》詩:“勖哉乎嵇生,敬德以慎軀”,意為勉勵嵇康修養品德并保全自身。
現代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解。
「慎軀」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慎」和「軀」兩個字組成。
「慎」,是一個意思為謹慎、小心的字,是由「忄」(心)和「真」兩個部首組成,共含有9個筆畫。
「軀」,意為人體的主幹,是一個由「身」部首和「去」部分兩個字組成,共含有15個筆畫。
來源:「慎軀」這個詞來源于《孟子·公孫丑上》一篇,原文中寫道「為教者,則慎其軀」,意為做教育者應當注重修養自身。
「慎軀」在繁體中書寫為「慎軀」。
在古代,「慎軀」的寫法較為繁瑣。具體寫法為:「慎躮」,其中「躮」與「軀」音同義近,「躮」偏旁即為「身」部首,表示人的意思。
1. 作為領導者,我們要慎重行事,慎軀修身。
2. 教師是育人的楷模,教導學生要從慎軀開始。
3. 提倡慎軀,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發展自身的素質。
組詞:慎重、謹慎、小心謹慎、修身養性。
近義詞:謹慎、慎重、慎行、小心、謹記。
反義詞:魯莽、輕率、放任、草率、粗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