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1095)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學多聞,對天文、地理、典制、律曆、音樂、醫藥等均有研究。曾參與王安石變法。1075年出使遼國,力斥其奪地之謀。晚年隱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總結古代科技方面的發明創造,寫成《夢溪筆談》。
關于“沈括”的詳細解釋如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沈周曾任地方官,母親許氏出身書香門第,通曉文墨,對其教育影響深遠。他早年因父蔭入仕,後中進士,曆任司天監、翰林學士等職,并參與王安石變法。
“沈括”一詞在特定語境中可比喻多領域精通的卓越人才,但更常見的是作為曆史人物專稱。
注:不同文獻對其生卒年記載略有差異(如1031-1095或約1033-1097),此處采用主流權威記載。若需完整生平,可參考《夢溪筆談》及相關史書。
《沈括》是一個人名,也是一個漢字。作為人名,沈括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作為漢字,沈括的意思是指一個姓氏。
沈括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木(木),其中水部表示字的屬于或象征與水相關的意思,木部表示字的屬于或象征與木材相關的意思。沈括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沈括這個姓氏起源于中國,多見于江蘇、浙江等省份。據史書記載,沈括一族的祖先是春秋時期的沈仲兒,他是吳國的重要官員之一。
沈括的繁體寫法為瀋闊。
古時候沈括的漢字寫法為審闊。
1. 沈括是北宋時期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2. 沈括的著作《夢溪筆談》影響深遠。
沈括沒有特定的組詞,因為它是一個人名。但可以将沈括作為姓氏來構成其他詞語,例如沈括家族、沈括後裔等。
由于沈括是一個人名,沒有具體的近義詞。
由于沈括是一個人名,沒有具體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