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隆重的儀式。 明 文徵明 《賜長壽采縷》詩:“重慚潦倒隨恩澤,還忝班行覩盛儀。”
(2).豐厚的禮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術》:“三日後,有盛儀造門而謝者,問之,則傷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
“盛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隆重的儀式
指規模宏大、莊重的典禮或禮節。例如明代文徵明在《賜長壽采縷》詩中提到“還忝班行覩盛儀”,描述了參與重要儀式的場景。該詞也常見于曆史文獻,如《東周列國志》中“鄰叟俱山野農夫,從未見此盛儀”。
豐厚的禮品
表示貴重或數量衆多的贈禮。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醫術》記載,有人因被治愈而“以盛儀造門而謝”。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聊齋志異》《東周列國志》等文獻。
盛儀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莊嚴、隆重、重大的禮儀活動或儀式。它具有典禮的意義,通常用來形容儀式的盛大和規模的龐大。
盛儀的部首是皿,總共有13個筆畫。
盛儀的來源與古代祭祀活動有關。在古代,皇家或重要場合的禮儀活動都舉行得非常隆重和莊重,所以盛儀一詞逐漸形成。繁體字為盛儀。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在古代文獻中,盛儀的寫法與現代并無明顯差别,依然是“盛儀”。
1. 君王的加冕儀式非常盛儀,參與的人員衆多,規模宏大。
2. 他的葬禮是一場極度盛儀的儀式,各方親友都到場參加送行。
1. 盛大:形容規模宏大、非常隆重的場合或活動。
2. 盛況:形容場面熱烈、氣氛高漲的情景。
3. 儀式:指按照一定的禮儀規範舉行的莊重活動。
隆重、莊嚴、肅穆
簡單、平凡、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