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盛糧的意思、盛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盛糧的解釋

成糧。指無需加工即可食用的糧食。盛,通“ 成 ”。 漢 王充 《論衡·藝增》:“《武成》言血流浮杵,亦太過焉……且 周 殷 士卒,皆齎盛糧,無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對“盛糧”一詞的釋義可概括為三個層面:

一、詞義解析 “盛糧”屬動賓結構複合詞,“盛”指用器皿容納物品,《說文解字》釋作“黍稷在器中以祀者”;“糧”特指谷物糧食,《周禮》鄭玄注雲“行道曰糧,謂糒也”。組合後本義指用容器裝載糧食,如《鹽鐵論》載“守禦之備,緻盛糧以繼軍饷”。

二、現代用法 今多用于描述糧食儲存過程,特指将收獲谷物裝入倉儲容器的行為。該詞常見于農業文獻及曆史研究,如《中國農業史》中“糧倉盛糧須防潮防鼠”的技術記載。

三、相關詞群

  1. 盛器:貯糧容器,含陶甕、木廪等形制
  2. 廪盛:古代官方糧倉的統稱
  3. 糧廥:專指密閉式糧倉建築

該釋義綜合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等權威辭書編纂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盛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解釋

讀音:shèng liáng
本義:指無需加工即可直接食用的糧食。其中“盛”通假“成”,意為“完成、現成”。


二、詳細說明

  1. 詞源與通假
    “盛”在此處并非“興盛”之意,而是通假字,等同于“成”,表示糧食已加工完成,可直接食用。例如漢代王充《論衡·藝增》中提到:“周殷士卒,皆齎盛糧,無杵臼之事”,說明士兵攜帶的是無需再加工的現成糧食。

  2. 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論衡》,用于反駁“血流浮杵”的誇張描述,強調當時士兵攜帶的糧食無需用杵臼加工,側面印證“盛糧”的現成屬性。


三、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盛糧”可比喻積累知識或經驗,但此用法在古籍和權威文獻中未見明确依據,可能是基于“儲備糧食”概念的引申。


四、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衡》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背偻昞靈策賊宸歌沖犯沖想大行皇後疊克推多遞送額款繁骛風行水上附骥蠅隔轍雨構毀慣于海納百川含春王函渭寒小嚆矢懷服黃镮畫楹貨單講用腳船腳給擊節歎賞金絲燕九大經開口磕喳蓮步連褰療視力勢埋憂滿秩珉石迷下蔡南呂佩戴蒲柳諐陽氣笛青韶清深商鋪矢不虛發天台女停妻娶妻駾喙土空脫易萬人空巷畏棄五方無以為嚣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