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civilized nation;savage tribe] 舊時對未開化民族的輕蔑稱呼
(1).舊時侮稱文明發展程度較低的人。多指少數民族或外族。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惟 涼山 内生番……多不火食。”《清史稿·穆宗紀二》:“ 日本 兵船抵 臺灣 登岸,與生番尋釁。”
(2).喻兇殘野蠻的人。 楊朔 《春在朝鮮》:“那些挂着文明幌子的食人生番不能扳着地球倒轉,就永遠不能毀滅人類光明燦爛的世界。”
“生番”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體現于以下方面: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如清代台灣“生番”事件),可參考《清史稿》等文獻來源。
生番是一個中文詞彙,拆分成兩個部首,生和番。其中,生的部首是⺅,總筆畫是4畫;番的部首是田,總筆畫是5畫。
生番這個詞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對外的接觸。生番指的是中國古代對居住在東南亞地區、以農耕為生的土著居民的稱呼,主要指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的古代居民。
在繁體字中,“生番”用繁體字書寫為“生番”。
在古代,生番一詞使用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化。古時候,生番可以用“生夂番”、“生田番”、“生方番”等多種形式書寫。這些不同的寫法在意義上是相同的,隻是字體和結構上有所區别。
例句:
1. 他是一位研究生番文化的學者。
2.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生番的曆史和文化。
組詞:
1. 生番文化
2. 生番地區
3. 生番語言
近義詞:
1. 夷族
2. 異族
反義詞:
1. 中華民族
2. 内地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