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表的意思、繩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表的解釋

猶表率。取法的标準。 漢 王充 《論衡·程材》:“﹝儒生﹞并好仕學宦,用吏為繩表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繩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種不同層面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成語釋義(來自典故)

  1. 基本含義
    比喻人的行為舉止受到嚴格約束,無法自由發展,常帶有被限制的負面含義。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史記·劉敬傳》:漢朝官員劉敬以嚴格自律著稱,用“繩表”象征自我約束,強調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個人或組織因規則過于僵化而缺乏靈活性,例如:“公司管理如繩表般刻闆,員工難有創新空間。”


二、字面組合釋義(古籍用法)

  1. 表層詞義
    “繩”指木工墨線,引申為标準;“表”指表率,合意為“典範或準則”。例如漢代王充《論衡·程材》中“用吏為繩表”,即以官吏為行為标準。

  2. 延伸意義
    可表示被效仿的對象,類似“楷模”,如:“他為官清廉,堪為繩表。”


三、辨析與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或《論衡》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繩表

《繩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含有豐富的意義和文化内涵。

意思

繩表的意思是指古代計時器的一種,用來測量時間和計算時間的長短。它通常由一個繩子和一些刻度線構成,通過纏繞和解開繩子來表示時間的流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繩:由“纟”(纖維)和“力”(力量)組成,表征了繩子的形狀和物理特性。

表:由“衣”(衣服)和“二”(兩個)組成,表示了進行計量的工具。

繩表總共由10個筆畫構成。

來源

繩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莊子·内篇·刻意》中。在古代,繩表是人們用來測量時間的常用工具,不僅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計時,還用于農事、宗教等各個領域。

繁體

繩表的繁體字為繩錶,在繁體中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字形,形态更加複雜、精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繩表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更加古樸、工整。具體的寫法因時代的變遷和書法家的風格而有所差異。

例句

他手裡拿着一根繩表,專注地計算着時間的流逝。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經常使用繩表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時間。

組詞

繩索、繩梯、繩結、表盤、計時器

近義詞

時鐘、計時器

反義詞

時間、永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