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尺的意思、繩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尺的解釋

(1).工匠用以較曲直、量長短的工具。 宋 葉適 《祭韓子師尚書文》:“威望之所銷壓,氣焰之所炙炘,繩尺之所裁量,機智之所糾紛。” 清 唐甄 《潛書·良功》:“天下之材不齊,其成器也萬變萬巧而不一,豈有斧刀之所不能施者哉?豈有繩尺之所不可合者哉?” 金近 《測量隊到村裡來》:“測量隊到我們村裡來了,把那根長長的繩尺拉開。”

(2).比喻法度、規矩。 宋 陸遊 《東陽陳君義莊記》:“今雖自力,而不合於有司之繩尺。” 清 魏源 《黃山》詩之三:“變幻各縱奇,不復就繩尺。”

(3).衡量。 清 周亮工 《何省齋太史詩序》:“作為詩古文詞,縱筆所如,龍驤霞蔚,不可以諸家相繩尺,而能卓然自為一家。”

(4).引申為以之為标準。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席上歌《借扇》《見娘》二折,出腔收韻,繩尺 魏 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繩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工具義
    指工匠使用的測量工具,即“繩”與“尺”的組合。其中“繩”用于校準直線,“尺”用于度量長度,合稱表示規範測量手段。

  2. 比喻義
    引申為法度、規矩,強調對行為或事物的約束标準。例如宋代文同詩句“閨闱足儀檢,常恐犯繩尺”即用此意。

二、文獻例證

三、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繩尺”多用于書面語,強調對規則、标準的遵循,例如“行事需遵繩尺”。其工具本義因現代測量工具普及而較少使用,但比喻義仍具生命力。

該詞兼具實用工具與抽象規範的雙重内涵,體現了漢語中“器物”向“準則”的語義延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繩尺》的意思

《繩尺》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用于測量長度的工具。它由繩和尺兩個字組合而成,繩表示一種柔軟的長條狀物體,尺表示一種用于測量的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繩尺》的部首是纟,表示與線、繩相關的概念。它的拆分部首是一筆,拆分筆畫總數是六畫。

來源和繁體

《繩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使用繩子測量長度,并使用尺子作為參照标準。因此,将繩和尺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詞。

在繁體中文中,繩尺的寫法為「繩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繩尺的形狀有所不同。繩的字形更加象征着一條被拉直的繩子,而尺的字形則更加類似于一把刻度精确的尺子。

例句

1. 她用繩尺測量房間的長度。

2. 這個菜譜需要用繩尺量出每個食材的份量。

3. 他需要一個繩尺來修理窗簾。

組詞

繩索、尺度、量尺、尺寸、長繩。

近義詞

刻度、标尺、長度測量器、計量尺。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