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設立官府,設置治理政事的機構。《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賈公彥 疏:“此謂設天地四時之官,即六卿也。既有其官,須有司職。職謂主也。” 北齊 邢邵 《訊囚請占議》:“設官分職,各有司存。”《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自從 周公 作《周禮》,設官分職,到今日也不曾聽得欽差拜過典史!”
(2).設置官職爵位。《晉書·應詹傳》:“ 詹 上疏陳便宜,曰:‘先王設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上無苟且之志,下無覬覦之心。’” 宋 蘇轍 《轉封狀》:“中外之議以此疑惑,以為朝廷為人設官,非為官擇人。”
“設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設立官府或治理機構
指建立國家或地方行政機構,形成完整的治理體系。例如《周禮·天官·序官》提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強調通過設立官府和明确職責來管理國家。
設置官職與爵位
指根據治理需求制定官職體系,任命官員。如《晉書·應詹傳》記載:“先王設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說明官職的設置需體現等級與分工。
“設官”既包含建立行政機構的宏觀層面,也涉及具體官職設置的微觀層面,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概念。
設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設”和“官”兩個字組成。
“設”字的部首是“讠”,總共有10畫;“官”字的部首是“宀”,總共有8畫。
“設官”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元年》一書中。
在繁體字中,“設”字和“官”字的形狀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多種變體形式。然而,“設官”一詞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僅略有細微差别。
1. 在國家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設官來管理各項事務。
2. 朝廷決定設官監督土地的使用情況。
3. 老師被任命為學校的設官,負責處理學生的紀律問題。
設立、官職、官方、任官、官邸、官員。
設置、任命、派遣。
罷官、撤官、廢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