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立首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 孔颖达 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墨子·尚同中》:“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
“设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设立首都,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以下为详细解释:
《尚书·说命中》
记载:“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 孔颖达疏注:“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
说明:此处强调“设都”是顺应天命、建立政权的重要仪式。
《墨子·尚同中》
提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
说明:墨子将“设都”视为国家制度的基础,与分封诸侯相辅相成。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设都”解释为“设施齐全的聚集地”,但此释义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设施”与“都城”的误组合。需以经典文献中的定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墨子》等古籍原文或权威注疏。
设都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建立或设立首都。它是由“设”和“都”两个字组成。
设都的部首是“十”字旁,总共有8个笔画。
设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篇中。这篇文章写到:“晋有德都,荆有遂都。” 。
设都的繁体字形为「設都」。
根据古代字书《说文解字》的记载,设都的古代写法为「逸府」。
1. 那个国家在20世纪初设都于首都。
2. 这个新建的城市有望成为该国的设都。
设国、设城、设户、设立、设施
建都、置都、定都、选都
除都、废都、迁都、废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