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名 唐 初諸郡皆置司馬, 開元 元年改為少尹,是府州的副職。 唐 杜甫 有《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詩。至 宋 ,名存實亡。後為州縣輔佐官如縣丞、典史、吏目、巡檢之類的别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二回:“﹝ 黎鴻甫 ﹞是 福建 的一個巡檢,署過兩回事……這位 黎鴻甫 少尹明知不得了,他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帶了一妻兩妾三個兒子,逃了出來。”
(2).官名。指少詹事。《新唐書·百官志四上》“詹事府”原注:“ 隋 廢詹事府。 武德 初復置。 龍朔 二年曰端尹府,詹事曰端尹,少詹事曰少尹。 武後 興宅 元年改曰宮尹府,詹事曰宮尹,少詹事曰少尹。”
“少尹”一詞的含義可從官職和詞源兩個層面解釋,綜合相關搜索結果:
曆史演變
始設于唐代,最初為地方副職:
職能範圍
主要負責地方行政輔助事務,包括刑獄司法、民政管理等,與正職“尹”形成上下級關系。
部分資料提到“少尹”作為人名的寓意(如“年少有為”“品德高尚”),多見于現代取名文化,但與曆史官職無直接關聯。
《少尹》是一個多義的詞彙,可以指代古代官職名,也可以指代某些姓氏。在不同語境中,它的具體含義可能有所變化。
《少尹》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少(shǎo)和尹(yǐn),其中“少”是一個獨體字,表示少見或較少的意思,“尹”則表示官職。
根據筆畫計算,《少尹》一共有9個筆畫。其中,“少”有4個筆畫,“尹”有5個筆畫。
《少尹》這個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古代,尹是周代、秦代、漢代的官名,指的是某一地區的官員,負責管理事務。而“少”則是表示較少、罕見的意思,在這裡用來修飾“尹”,表示地區上的影響力不及其他官職。
繁體字《少尹》為“少尹”,部分地區和文化中也可能會有其他多種不同的繁體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些細微差别。對于《少尹》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但整體意思差别不大。例如,在篆書中,可以寫成“少尹”兩字獨立排列,或者合寫成“量尹”。
1. 古代的少尹擔負着管理地方事務的重任。
2. 這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少尹這個官職。
1. 組詞:少傅(古代官職名)、少卿(古代官職名)、尹者(古代官職名)
2. 近義詞:刺史、州尹(古代官職名,地方行政長官)
3. 反義詞:大尹(地方最高官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