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酌商定。《魏書·崔孝芬傳》:“ 熙平 中, 澄 奏地制八條, 孝芬 所參定也。” 宋 蘇轼 《參定葉祖洽廷試策狀》:“伏望陛下令 君錫 條具 祖洽 譏訕之言,下近臣參定,以明枉直。”《明史·張志發傳》:“日來慰諭輔臣溫旨,輔臣與司禮自相參定,方聽禦批。”
“參定”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解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理解方向:
基本含義:指“參酌商定”,即通過商議、讨論後共同确定某事。
來源與用法:
少數資料(如、2)将其歸為成語,解釋為“态度堅定、毫不動搖”,由“參”(參與)和“定”(決定)組合而成,并稱其源自《莊子·外物》。
但需注意:
在具體語境中需區分:
參定(cān d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雙立刀”和“匕”。它的拆分筆畫依次為3畫和2畫。
參定是由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甲骨文時代。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參定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其基本形态一直保持不變。
在繁體字中,參定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出現差異。
在古代漢字中,參定的形态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一般來說,它的基本結構和現代漢字相似。
1. 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非常參定,沒有任何動搖。
2. 這個方案的可行性還有待參定。
參定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如:
1. 參定不移(指意見、看法堅定,不改變)
2. 參定不辭(指立場堅定,不退縮)
與參定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止定(意見堅決,不動搖)
2. 定奪(決定,裁決)
與參定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猶豫(疑慮,遲疑不決)
2. 搖擺不定(意見不堅定,動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