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roduce] 介紹;為人居間引見
(設立朝花社)目的是在紹介東歐和北歐的文學,輸入外國的版畫。——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
介紹。古代賓主之間傳話的人稱介。古禮,賓至,須介傳話,介不止一人,相繼傳辭,故稱紹介。引申為引進。《戰國策·趙策三》:“東國有 魯連先生 ,其人在此, 勝 ( 趙勝 )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将軍。” 宋 蘇轼 《物不可以苟合論》:“足非不能行也,而待擯相之詔;口非不能言也,而待紹介之傳命。” 魯迅 《書信集·緻李霁野》:“這幾天 上海 有一種小報,說 鄭振铎 将開什麼社,紹介 俄國 文學。”
“紹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紹介”是動詞,意為“介紹”或“引見”,指通過溝通使雙方建立聯繫或了解某事物。例如魯迅曾提到“紹介東歐和北歐的文學”()。其用法與“介紹”相同,但更偏書面化,常見于正式或文學語境()。
該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勝請為紹介”,意為居間引薦()。其構詞由“紹”(接續)和“介”(中介)組合而成,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禮儀與溝通的重視()。
現代漢語中“紹介”使用頻率較低,多被“介紹”替代,但仍保留在特定語境中,如學術著作、曆史文獻或強調古典韻味的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紹介(shào jiè)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可以指代介紹、引見、推薦等意思。
紹字由紡部和約字組成。
紡部是由“糸”構成,表示與紡織、線線有關的字。
約字則由“纟”與“丩”組成,表示約束、聯繫的意思。
紹字的總筆畫數為11畫。
紹字最早的出現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古文字。其甲骨文形狀為一個線繩與緊系的結構,表示聯繫和引導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紹”字的形狀保持不變,仍然由紡部和約字構成。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較大,所以在古漢字中,“紹”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如,秦篆字形中的“紹”字由“糸”和“豐”兩部分構成。
1. 他紹介了他最喜歡的書給我。
2. 我很榮幸能紹介這位朋友給大家認識。
組詞方面,“紹”字可以與其他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如:
1. 紹述(shào shù):介紹和陳述。
2. 紹興(shào xīng):地名,是浙江省的一個城市。
近義詞:介紹、引見、推薦
反義詞:離别、隔絕
以上是關于“紹介”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