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障的意思、山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障的解釋

(1).猶屏障。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取嶺為山障,将泉作水簾。”

(2).屏風。因畫有山形圖案,故名。 後蜀 顧夐 《臨江仙》詞:“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橫。”

(3).阻隔;阻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山障了‘隔牆花影動’,緑慘了‘待月西廂下’。” 元 張可久 《寨兒令·妓怨》曲:“他山障他短命,您窰變您薄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地理與文學雙重意蘊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作為屏障的山巒或山脈,強調山體對空間、視線或行動的阻隔作用。以下從詞典釋義、地理特征及文化應用三方面詳解:


一、基礎釋義

  1. 字面構成

    “山”指地表隆起的地貌,“障”意為阻隔、遮蔽,組合後特指起屏障作用的山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權威定義

    地理學中,“山障”指橫向延伸、阻擋氣流或交通的山脈,如秦嶺阻隔北方冷空氣形成中國南北氣候分界。

    來源:《地理學名詞》(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07年。


二、地理特征與功能

  1. 自然阻隔性

    山障因海拔高、延展廣,可攔截水汽形成降雨(如喜馬拉雅山阻擋印度洋暖濕氣流),或分割地理單元(如太行山分隔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

    來源:《中國自然地理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 軍事與交通意義

    曆史上山障常作為天然防禦工事,如長城依燕山、陰山而建;同時需開辟關隘(如函谷關、雁門關)保障通行。

    來源:《中國曆史地理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三、文學與文化意象

  1. 詩文中的象征

    古詩文常以“山障”喻困境或距離,如唐代李白《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絕壁”,極言蜀道山障之險峻。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1999年。

  2. 生态保護隱喻

    現代語境中,“綠色山障”引申為生态屏障,如三北防護林工程被稱為“防風固沙的山障”。

    來源:《中國生态治理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


四、古籍用例佐證

“山障”兼具自然地理的實體功能與人文領域的象征意義,其釋義需緊扣“屏障”核心,結合地學與文獻雙重依據,方顯權威性與文化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

“山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基本釋義

  1. 屏障
    指山脈或山嶺作為自然屏障,起到遮擋或保護作用。例如唐代皮日休的詩句“取嶺為山障,将泉作水簾”,即用山嶺作為屏障,泉水形成水簾。

  2. 屏風
    特指繪有山形圖案的屏風,用于室内裝飾或隔斷。後蜀顧夐《臨江仙》中“山障掩,玉琴橫”,即描繪了山形屏風掩映的場景。

  3. 阻隔
    表示山脈等地形對交通、視線或發展的阻礙。如元曲《西廂記》提到“山障了‘隔牆花影動’”,形容山脈阻隔視線。


二、擴展與比喻


三、用法總結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現代引申義,需根據具體語境靈活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襃頌八州變換剝床騁氣癡肉脔沖繁鹑衣鷇食賜火答剌花赤怛然鄧禹煩聒糞便風蝶忿鸷浮闊敷愉服着根葉公移鼓鼻漢廒涵空好打河華金珠瑪米畸輕畸重苦河昆莫竻城六朝金粉緑葡萄梅飇閩徼憫惜撚支破爛衢腳驅捉睿見塞井焚舍山原神秘侍執巾栉聳擢隨地隨時挑三豁四鐵勒亭居退绌頹山宛委威施舞館無可置喙相萬小駕消弭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