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善遇的意思、善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善遇的解释

善加礼遇,优遇。《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客无所择,皆善遇之。”《史记·酷吏列传》:“都素闻其声,於是善遇,与结驩。”《资治通鉴·汉高帝元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善遇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由“善”(妥善、友好)与“遇”(对待、相处)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以友善、优厚的方式对待他人。其释义与用法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友好相待

    指以诚恳、尊重、温态度与人交往或处理关系。

    例:《史记·项羽本纪》中“不如因善遇之”,即建议以礼相待。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卷三第124页。

  2. 厚待优待

    强调给予超出常规的照顾或礼遇,含慷慨、体恤之意。

    例:《资治通鉴》载曹操“善遇士卒”,指优待兵士。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365页。


二、古汉语语境中的延伸

  1. 外交辞令中的礼节性对待

    常见于历史文献描述邦交或谈判策略,如“善遇来使”指以礼接待外邦使者。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821页。

  2. 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恩遇

    君主或尊长以宽容、赏识的态度对待臣属或后辈。

    例:《三国志》提及孙权“善遇周瑜”,体现信任与重用。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472页。


三、现代用法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善遇”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保留“友善对待”的本义,但更强调主动的善意行为,如: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指出“遇”含“待遇”义,“善遇”即“以善待之”。
  2. 《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明确释义为“优待、厚待”,引《战国策》用例。

“善遇”凝练了中华文化中“仁以待人”的伦理观念,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实践价值。其释义根植于经典文献,并在当代社会关系中延续生命力。

网络扩展解释

“善遇”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善加礼遇、友好对待,强调以善意和优厚的方式对待他人。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出处与例句

  1. 历史典籍:

    •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意为孟尝君对所有宾客一视同仁,均以礼相待。)
    • 《资治通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强调以优遇代替攻击,符合道义。)
  2. 文学作品:
    《善遇》中例句:“朱益善遇宝带,每房中之宴,辄呼与共榻坐。”
    (描述对宝带的优待。)


三、字义分解


四、使用场景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史记》《资治通鉴》等典籍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畚锸残烧钗分冲正除号淙淙撺怂村舍鹾纲单勾斗粟繁絃钢笔恭敏钩曲黄头小儿篁竹弧悬谏谕姐妹齎赉集散九虞居隣傫然梁上君子利利洒洒流突龙葵马铺马汧駡座寐语旻穹抛废片晷旗幅青符清稳勤学苦练却勾鹊华人伦人千人万祏主顺制矟骑四大司花驷马难追耸峻泰液天镜投宿抟丸乌椑险虐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