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少帛的意思、少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少帛的解釋

旗名,以雜帛為之。《左傳·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 杜預 注:“少帛,雜帛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下》:“少帛蓋即小白。‘少’與‘小’,‘白’與‘帛’,古字并通。”參見“ 小白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少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少帛”指古代旗幟的一種,以多種顔色的絲帛(雜帛)制成。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定公四年》,杜預注“少帛,雜帛也”,即用不同顔色的絲織品拼合而成的旗幟。從字義分解:

二、文獻出處與争議

  1. 《左傳》記載:周公分封康叔時賜予“少帛”,作為諸侯儀仗的組成部分。
  2. 《漢書》關聯:提到《漢書·食貨志》有相關故事,但此說可能存在混淆,因現存《漢書》未明确記載“少帛”一詞。

三、引申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其可形容財物稀少,屬引申義。例如:“少帛之財”比喻極度匮乏的經濟狀況。但需注意,此用法缺乏明确古籍依據,可能為現代擴展釋義。

四、學術争議

清代學者王引之在《經義述聞》中提出:“少帛”即“小白”(“少”通“小”,“帛”通“白”),指白色為主的旗幟,與雜帛說形成不同解釋路徑。


提示: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使用極少,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杜預注及清代考據學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少帛》的意思

《少帛》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帛織品、絲織品中質料較少的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少帛》的部首為衣,總共由9畫構成。

來源

《少帛》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經·屯卦》。《易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其中用到了“屯龍見龍于田,利見大人”這句話,其中的“龍龍”代指“帛”,即指“多帛”。由于這句話的诠釋,"龍龍"逐漸成為了“少帛”的代稱。

繁體

《少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少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是《少帛》一詞的字形相對較穩定,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

例句

1. 這件衣服的袖口上少帛,質料較為簡單。

2. 他的禮服上采用了豐富的刺繡,但是領口卻用少帛修飾。

組詞

少帛織成、絲織少帛、質料少帛

近義詞

短缺織品、欠缺織品、不足織品

反義詞

多帛、富足織品、充足織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