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繕録的意思、繕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繕録的解釋

謄寫。《新唐書·儒學傳下·褚無量》:“初,内府舊書,自 高宗 時藏宮中,甲乙叢倒, 無量 建請繕録補第,以廣秘籍。”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六:“ 吉甫 因出示關報,先君欲假以付吏繕録。”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四月以來,政治學院工課甚緊,考期伊邇,無暇将日記繕録呈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繕録(shàn lù)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複合詞,現多寫作“繕錄”,其核心含義指抄寫、謄錄,特指對文書、典籍的工整謄抄或整理記錄。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形結構與本義


二、詞典釋義與用法

  1. 謄抄文書:

    指将草稿、底本工整抄錄為正式文本。

    例:《宋史·職官志》載:“凡奏牍,先具草,審覆既定,始繕録正本。”

    (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宋史》

  2. 整理歸檔:

    強調對文獻的系統性整理與保存。

    例: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提及“繕録成帙,以備考證”。

    (來源:中華書局《文史通義》校注本

  3. 科舉術語:

    明清科舉中,考生答卷由專人謄抄(防筆迹舞弊),稱“繕録”。

    例:《清會典·禮部》:“墨卷交受卷官,朱卷由繕録所謄抄。”

    (來源:《四庫全書》電子版


三、古籍用例與權威參考

  1. 《明實錄·宣宗實錄》:

    “命翰林院繕録《永樂大典》副本,藏之文淵閣。”

    (來源: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2. 《康熙字典》釋“繕”:

    “《增韻》:治也,修也。又抄寫曰繕。”

    (來源:《康熙字典》線上版

  3. 《漢語大詞典》釋義:

    “繕録:抄寫;謄錄。多指公文、典籍的正式謄抄。”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繕錄”仍用于檔案學、古籍修複領域,如“繕錄檔案”“繕錄善本”,強調專業性謄抄與保存。在台灣地區公文體系中,“繕校”流程(繕寫與校對)亦保留此詞古義。

“繕録”作為曆史文書術語,承載了中國古代文獻傳承的嚴謹性,其詞義演變體現了漢字文化中“書寫”與“治理”的深層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繕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維度綜合解釋:

1.基本詞義

2.具體釋義

3.曆史淵源

4.使用場景

5.近義詞與關聯

“繕録”是一個兼具“修正”與“記錄”雙重行為的詞彙,常見于文獻整理相關語境。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新唐書》等古籍或現代漢語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枹端苞容裱工裁縫鋪操築昌本成丹稱引吃冤枉楚瀝春醁大乘淡澉鞮寄二十四友幡蓋反應性染料沸卉風神分音趕檔子告訣恭維寒音華中火海刀山集附濟功雞園蠲赦具有轲卿攔不住郎官星連鴻列鼎柳杞漏目芒然冥遯明河牌榜平地登雲評衡貧踬遣送青闆犬馬齒人馬撒和上下班勝緻蜃醢熟獻韬輝田廪跳巒問語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