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制春官之長大宗伯的别稱。《書·顧命》:“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階隮。”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上宗猶太宗,變其文者,宗伯之長,大宗伯一人,與小宗伯二人,凡三人,使其上二人也。”
“上宗”是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上宗”是周代禮制中“大宗伯”的别稱,屬于春官系統的長官,主管禮儀事務。例如《尚書·顧命》記載:“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描述了其在重要儀式中的職責。
《尚書·顧命》中記載的儀式場景,印證了上宗在周王繼位等重大典禮中的實際作用,如奉瑁(象征權力的玉器)等禮儀環節。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詞典及文獻注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或《尚書》相關章節。
《上宗》是一個漢字詞語,其表示的意思是“向上的方向”或“指向上面”。
《上宗》這個詞的部首是“一”字部,它通常出現在字的最上方。它的總筆畫數是3劃。
《上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用來表示一個人擡起雙手的姿勢,意味着向上的方向。
《上宗》的繁體形式為「上宗」。
在古代,漢字《上宗》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書法風格,字形也會有所變化。
以下是一些包含《上宗》的例句:
1. 他舉起雙手,《上宗》向天祈禱。
2. 雙手慢慢地往上舉起,《上宗》着天空中那顆明亮的星星。
一些與《上宗》相關的組詞:
1. 上升:指物體朝向上方移動或增長。
2. 上行:表示朝向上方或更高的地方移動。
與《上宗》意思接近的詞語:
1. 上方:指在某物的上面或更高的位置。
2. 以上:表示超過或高于某個數量或程度。
與《上宗》意思相反的詞語:
1. 下宗:指向下面的方向。
2. 以下:表示低于或低于某個數量或程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