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客的意思、山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客的解釋

(1).隱士。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若不能結蹤山客,離羣獨往,則當掩景淵洿,韜鱗括囊。”《魏書·裴衍傳》:“詔曰:‘知欲養痾中嶽,練石 嵩嶺 ,栖素雲根,餌芝清壑。騰跡之操,深用嘉焉。但治缺古風,有愧山客耳。’” 唐 王維 《田園樂》詩之六:“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清 王夫之 《小樓雨枕》詩:“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夢嶺雲。”

(2).居住在山中的人。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毛女在 華山 ,山客獵師世世見之。”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主人知之,鞭責千百,鎖之空房,賣之山客。”

(3).踯躅的雅稱。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躑躅為山客。’”躑躅,即杜鵑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山客”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隱士

指隱居山林、遠離世俗的人。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唐代王維《田園樂》中“鶯啼山客猶眠”,以“山客”代指隱逸之士。晉代葛洪《抱樸子》中也有“結蹤山客”的描述,強調隱士與山林的關聯。


2.居住在山中的人

泛指長期生活在山區的人,包括獵人、采藥者等。例如宋代李石《續博物志》提到“山客獵師世世見之”,康有為《大同書》中“賣之山客”也指山民。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登山者或山區居民(如的“登山客”示例)。


3.杜鵑花的雅稱

“山客”是杜鵑花(學名:踯躅)的别稱。宋代姚寬《西溪叢語》記載,張敏叔《十客圖》中将杜鵑花稱為“山客”,這一雅稱多見于古代文學。


“山客”既可指隱士、山民,也可作為植物别名,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其文化内涵多與自然、隱逸相關,常見于詩詞及曆史文獻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抱樸子》《西溪叢語》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客的意思

山客是指喜歡登山旅行或居住在山區的人。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與甯靜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客的拆分部首是山和宀,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

山客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文學作品,在《唐才子傳》中有記載。當時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那些在山中修煉、尋道的人。

繁體

山客的繁體字為山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山客的寫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将山字寫作“山”,将客字寫作“①又”,另一種形式是将山字寫作“山”,将客字寫作“ㄙㄚ”。這兩種寫法在不同的時期和地區都有使用。

例句

1. 他是個山客,經常在山中尋找靈感。

2. 昨天我們一起去爬山,真是一次美妙的山客之旅。

3. 山客的生活簡樸而充實,他們追求的是内心的甯靜。

組詞

1. 山水客:喜歡旅行觀賞山水美景的人。

2. 山居客:喜歡居住在山區的人。

3. 山野客:指喜歡在山野間流浪的人。

近義詞

登山者、山友、山人

反義詞

城市居民、宅男宅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