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年。《史記·天官書》:“風從南方來,大旱……北方,為中歲;東北,為上歲。” 裴骃 集解引 韋昭 曰:“歲大穰。” 清 錢謙益 《己卯元日次除夕韻》:“蚤約鄰翁占上歲,共看幡信到牆東。”
成年。 唐 李翺 《斷僧通狀》:“上歲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上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àng suì,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農作物豐收的年份。這一含義來源于古代農耕社會對時間的劃分,常與“下歲”(歉收年)相對。
例句:
用于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或某一年的情況,帶有時間回溯的意味。
例句:
需注意與“上歲數”區分: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傳統文化相關的語境中。
《上歲》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去年”或“前年”,表示過去12個月或24個月之前的時間。
《上歲》的部首是“上”,拼音是“shang”,意思是“在上面”或“往上”的意思。它的筆畫數是3畫。
《上歲》的另外一個部分是“歲”,拼音是“sui”,意思是“年”,表示一年的時間單位。它的筆畫數是13畫。
《上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是由“上”和“歲”兩個字合并而成。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的經典和詩歌。
在繁體字中,《上歲》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上歲》的寫法和今天的寫法稍有不同,但仍然能夠辨認出來。毛建中的部分字形可能不太一樣,但整體上非常相似。
1. 《上歲》的這個時間裡,他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2. 我們約定好在《上歲》年底再見面。
1. 去年
2. 前年
3. 上個月
4. 上個星期
1. 往年
2. 上一年
3. 曆年
1. 今歲
2. 今年
3. 未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