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善罰否的意思、賞善罰否的詳細解釋
賞善罰否的解釋
見“ 賞善罰惡 ”。
詞語分解
- 賞的解釋 賞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賞金。賞賜。獎賞。賞罰分明。 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賞閱。賞析。賞花。賞月。欣賞。鑒賞。賞心悅目。 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賞識
- 否的解釋 否 ǒ 表示不同意,不認可:否定。 不,用在表示疑問的詞句裡:可否?。 不如此,不是這樣,不然:否則。學則正,否則邪。 可 否 ǐ 不好,壞,惡:否極泰來(“否”和“泰”,前者是壞卦,後者是好卦。指
網絡擴展解釋
“賞善罰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shǎng shàn fá fǒu,與“賞善罰惡”同義,表示獎勵善行、懲罰惡行,強調善惡有報的理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核心意義:通過獎賞鼓勵善舉,通過懲罰遏制惡行,體現社會對道德行為的正向引導和約束。
- 結構解析:由“賞善”(獎勵善人善事)和“罰否”(懲罰惡人惡事)兩部分組成,屬于聯合式成語。
起源與出處
- 典故來源:一說源自春秋時期管仲的治理政策(《管子·牧民》),另一說出自東漢碑文《隸釋·漢平都相蔣君碑》中的“賞善罰否,寬猛協中”。
- 演變背景:古代社會治理中,統治者常通過獎懲制度維護社會秩序,成語由此形成。
使用場景
- 教育領域:如表彰優秀學生、批評不良行為,樹立道德标杆。
- 管理實踐:企業或組織通過獎懲機制激勵員工、規範行為。
- 社會道德:輿論對善舉贊揚、對惡行譴責,推動公序良俗。
補充說明
- 近義詞:賞善罰惡、懲惡揚善。
- 注意讀音:“否”在此讀fǒu(非“pǐ”),古語中表否定或貶斥。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語境,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賞善罰否: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賞善罰否》是一個成語,意為獎勵好人、懲罰壞人。拆分成字,賞(rǎng)是部首刀,由左右兩刀構成;善(shàn)是部首口,由一個下勾構成;罰(fá)是部首網,由四根橫杠和一個豎杠構成;否(fǒu)是部首口,由一個回字形構成。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賞善罰否》這個詞出自《論語·陽貨》。繁體形式為「賞善罰否」。在古時候的寫法中,賞字的下方為「方」,表示賞的事物的形狀像方形;罰字的下方為「殳」,表示罰之前需要做出仔細的審判;而否字的上方為「卩」,表示否定抑制的意思。
例句和組詞
例句:領導說要賞善罰否,對于工作中的積極表現會得到認可,而對于不合規的行為會追究責任。
組詞:賞心悅目、獎賞、罰則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獎懲有加、善罰相濟
反義詞:奸善狼藉、默不作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