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木驢的意思、上木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木驢的解釋

謂被處極刑。木驢是将犯人淩遲處死的一種刑具。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那一個賊畜生行嫉妒,走将來老夫人行厮間阻……説來的無徒,遲和疾上木驢。”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三折:“﹝你﹞摟我一摟,我着你十字堦(街)頭便上木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木驢"是中國古代刑具術語,特指将犯人固定于木質刑具"木驢"上示衆的刑罰形式。該刑具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司法體系,《宋史·刑法志》記載木驢為"具以巨木為之,下置鐵刺"的移動刑架。據《元典章》刑部卷宗載錄,此刑多用于遊街示衆環節,通過當衆羞辱達到震懾犯罪的目的,常見于對強盜、殺人等重罪犯的附加刑罰。

在具體行刑方式上,明代法學家雷夢麟《讀律瑣言》詳述:"囚者縛于驢背,雙足懸空,木輪轉動則周身受創",其構造包含帶刺滾輪與固定支架,行刑時産生的持續痛楚兼具肉體懲戒與精神威懾雙重作用。清代法學家沈家本《曆代刑法考》指出,該刑具至明清時期逐漸演變為"站籠"的前身,主要差異在于木驢具備移動功能。

現代漢語研究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該詞歸入曆史語義範疇,标注為"古代酷刑具"并注明"常見于宋元話本"的文學應用場景。北京大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強調該詞在《水浒傳》《金瓶梅》等古典小說中的象征性使用,常借指對罪大惡極者的公開懲戒。

網絡擴展解釋

“上木驢”是古代一種針對重罪犯的殘酷刑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将犯人綁在特制的木制刑具(木驢)上,進行淩遲處死并遊街示衆的刑罰。該刑具主要用于羞辱和加重受刑者的痛苦,常見于宋元時期。

二、刑具結構與用途

木驢通常為裝有輪軸的木架,表面有凸起結構,用于固定犯人身體。其作用包括:

  1. 示衆:将受刑者綁于木驢上遊街,公開懲戒;
  2. 行刑輔助:配合淩遲(千刀萬剮)等極刑使用;
  3. 心理威懾:通過殘酷場面震懾民衆。

三、曆史文獻記載

元代戲曲中多次出現相關描述:

四、使用場景

主要針對謀反、弑親等重罪,如《南唐書》記載胡則因叛亂被“舁置木驢上磔之”。明清小說《狄公案》等也提及該刑具的具體形制。

需注意:個别網頁(如)将“上木驢”解釋為“學習效率低下”,這與主流曆史記載不符,可能是現代誤用或詞義演變現象。

别人正在浏覽...

埃米爾暗經百花魁苞育愎戾冰島波棱不逗不蠲采納長恨歌雛鳳儋書堕颠發慌反問飛杭簠簋不飾改更告言官法如爐關咨函答合盤曷勝化境吉昌究升機中峻刑居憂開疆老莊涼沙戀三宿臉膛罹咎陵曆磷亂理誦買榜拿刀弄杖内堂能聲膩煩牽情嵌入磬蟲榮暢融晴軟硬兼施三軍上勤下順審辦沈沒倭妥限次仙骨象樣先下米兒先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