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ake;get hooked;rise to the bait]∶釣魚時魚因吞下餌鈎而被釣住
那天早晨鲑魚終于上鈎了
(2) [succumb to the wiles of sb.]∶比喻被引誘上圈套
魚吞餌着鈎。喻受騙上當。 後蜀 何光遠 《鑒誡錄·魚還肉》:“非吾所欲,負命者上鉤。” 元 耶律楚材 《和薛正之韻》:“每憐丹鳳能擇食,常笑黃龍誤上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這有何妨, 太公 釣魚,願者上鈎。”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她摸摸 道靜 冰冷雪白的面頰,說:‘準是看你不上鈎,他着了急啦?’”
“上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字面含義
指釣魚時魚因吞下餌鈎而被釣住。例如:“那天早晨鲑魚終于上鈎了”。
比喻義
引申為“被引誘落入圈套或受騙上當”,常用于描述人因輕信或貪圖利益而中計。例如:“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鑒誡錄》《桃花扇》等文獻。
《上鈎》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指被誘騙或被欺騙上當,陷入對方設下的圈套或計謀中。
《上鈎》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上”和“鈎”兩個字。
部首:“上”字的部首為“一”字旁,表示向上的意思;“鈎”字的部首為“鈎”字底,表示關于金屬的物品。
筆畫: “上”字共一筆, “鈎”字共四筆。
《上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的《紅樓夢》。繁體字為「上鈎」。
根據《康熙字典》,古時漢字寫法中,用來表示《上鈎》這個意思的字是「上鉤」。
1. 别上他的鈎,他隻是想利用你。
2. 我差點就上了那個詐騙犯的釣餌,幸好及時警覺了。
1. 上當:被騙;被欺騙。
2. 上勾:指引别人上鈎。
3. 下餌:引誘他人上鈎。
1. 中計:被對方的計策所蒙騙。
2. 落網:指被抓住或被掌握。
1. 警覺:保持警惕,不被騙。
2. 躲避:逃避或躲開陷阱或危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