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供的意思、上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供的解釋

(1) [offer up a sacrifice;lay offerings on the altar]∶擺上祭祀物品

給祖先上供

(2) [give presents to boss]∶比喻将財物送給上級或有關部門、人員,以求得到照顧

詳細解釋

(1). 唐 宋 時所征賦稅中解交朝廷的部分。《新唐書·食貨志三》:“﹝ 憲宗 ﹞分天下之賦以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節度使),三曰留州。”《宋史·高宗紀三》:“ 紹興 元年春正月己亥朔……蠲 兩浙 夏稅、和買紬絹絲綿,減 閩中 上供銀三分之一。”《西湖佳話·六橋才迹》:“ 東坡 料明年民必然大飢,因又奏請朝廷,免上供米一半。”

(2).舊時用物品祭祖或敬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此時人人都飽的要漲了,一樣一樣的菜拿上來,隻擺一擺,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的一般,誰還吃得下。”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快穿好袍子馬褂,給祖先上供去。” ********* 《把一切獻給黨·勞動的開端》:“窯主害怕工人不下窯,在洞口擺了個泥菩薩,挂上一塊寫着‘确保平安’的木牌,天天燒香上供,迷糊工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供”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一、祭祀或宗教儀式中的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将祭品(如鮮花、果物等)擺放在祖先牌位、神佛聖像前,表達敬意或祈求保佑。例如:“給祖先上供”“寺院初一、十五上供”。

  2. 佛教中的具體實踐
    在佛教中,“上供”特指向佛、法、僧三寶供奉物品,既是修行方式,也用于積累福德。常見于佛誕日、齋會等場合,需遵循特定的儀軌(如唱誦贊文、禮佛等)。

二、曆史語境下的賦稅制度

  1. 唐宋時期的財政術語
    指地方将征收的賦稅按比例解交朝廷的部分。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賦稅分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

三、現代引申的比喻義

  1. 社會現象中的隱喻
    比喻以財物賄賂上級或相關部門,以謀求特殊照顧。例如:“某些企業通過上供打通關系”。

“上供”既可指具體的宗教祭祀行為,也曾作為古代財政制度術語,現代還衍生出諷刺性社會隱喻。需根據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供》的意思

《上供》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向神明、祖先或尊貴的人物獻上禮物或供品表示敬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上供》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上部為“蔔”(bǔ),下部為“力”(lì)。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和繁體

《上供》一詞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當人們向神明或尊貴的人物獻上禮物時,就可以稱之為“上供”。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上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把《上供》這個詞寫作“昇供”,采用昇字的意思是向上升高,表示把祭祀的儀式或獻上的禮品送到高處,以求感動神明。

例句

1. 他每年都會親自上供,祭祀祖先的過程非常莊重。

2. 在重要的場合,人們會上供給領導一些禮物,以示敬意。

組詞

上供:獻上、獻祭、祭奠、祭拜

近義詞

上貢、奉獻、進貢

反義詞

領受、接受、索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