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功的意思、上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功的解釋

(1).最高的功績。《吳子·勵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餙席器差減;無功坐後行,餚席無重器。”《晉書·劉頌傳》:“會滅 吳 諸将争功,遣 頌 校其事,以 王渾 為上功, 王濬 為中6*功。”

(2).崇尚勞作或功績。上,通“ 尚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糾萬民。一曰野刑,上功糾力。” 鄭玄 注:“功,農功。”《管子·問》:“授事以能,則人上功。”

呈報功勞。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孝文帝》:“今臣聞 雲中 太守 魏尚 ……斬首上功,誤差數級,下之吏, 尚 竟抵罪。”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上功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上功”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

  1. 最高的功績
    指在軍事或政治領域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例如《吳子·勵士》記載,古代軍隊按功勞分等級設宴,上功者居前列,享受更豐盛的待遇。西晉時期,劉頌評定滅吳将領功績時,将王渾列為“上功”,王濬為“中功”,體現了這一含義。

  2. 崇尚勞作或功績(“上”通“尚”)
    此義項強調對農業或功績的重視。如《周禮·秋官·大司寇》提到“野刑,上功糾力”,鄭玄注解“功”為農事勞作,指通過刑罰督促百姓勤于農耕。《管子·問》中“授事以能,則人上功”也表明推崇能力與功績的理念。

  3. 呈報功勞
    多用于軍事領域,指向上級申報戰功。漢代應劭《風俗通》記載,雲中太守魏尚因上報斬敵數量時出現誤差而被治罪,即涉及“斬首上功”的流程。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上功》是一個成語,意為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或者進步,達到非常高的技藝水平。通常用于稱贊某人在特定領域中具有卓越的才能、出色的表現或取得的傑出成就。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上功》這個成語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上”、“工”和“力”。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上功》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據傳,齊國國君齊威王有一次考察境内,看到一片石頭上有一隻瓶子,上面刻着“上功”兩個字。齊威王非常好奇,以為這是有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于是詢問周圍的人。一位經驗豐富的農夫解釋道:“這個字的意思是指農業領域中的高産和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從此以後,“上功”成為形容取得非常大成就的成語。

繁體

《上功》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為「上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上功》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早期的寫法是「豎角」,意為達到非常高的境地或成就。在演變過程中,逐漸改變為現在的寫法。

例句

1. 他在音樂方面的上功令人欽佩。

2. 這個項目的成功全憑團隊的上功。

組詞

1. 攻其不備。

2. 功成名就。

近義詞

1. 功績

2. 達成

反義詞

1. 失敗

2. 落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