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觞觥的意思、觞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觞觥的解釋

泛指酒器。 唐 李翺 《祭劉巡官文》:“飲酒終夜,觴觥往還,笑言無虐,鹹盡于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觞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泛指酒器。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觞觥(shāng gōng):
指代古代飲酒器具的統稱,包含觞(酒杯)和觥(大型酒器)兩類器物。

二、單字解析

  1. 觞(shāng)

    • 定義:古代小型酒杯,多為橢圓形、淺腹、帶雙耳(如“羽觞”)。
    • 用途:常用于文人雅集或宴飲,如“曲水流觞”典故。
  2. 觥(gōng)

    • 定義:大型酒器,多以獸角或青銅制成,器形較大,常帶獸形裝飾。
    • 用途:多用于祭祀或隆重場合,成語“觥籌交錯”即形容宴飲熱鬧。

三、文獻例證

唐代李翺《祭劉巡官文》提到:“飲酒終夜,觴觥往還,笑言無虐,鹹盡于歡。”
此句通過“觞觥往還”描繪了賓主用不同酒器暢飲的場景。

四、相關擴展

五、權威參考

更多信息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器物考》等典籍,或參考搜狗百科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觞觥的意思

觞觥(shāng gū)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中國盛酒的器具,也用來形容喜慶、祝賀的場合。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觞觥的部首是見(jiàn),由觜(zuǐ)和吅(xiān)構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

來源和繁體

觞觥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原指古代祭祀時盛酒的杯器。在古代文獻中,它的寫法有時會使用繁體字“觴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觞觥的形狀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口”字旁通常寫得更大,給人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

例句

1. 他們舉起觞觥,慶祝新年的到來。

2. 觀衆們高舉着觞觥,為演出的成功鼓掌喝彩。

組詞

觞觥典禮、齊觞盛宴、敬酒觥籌、觥籌交錯

近義詞

祝酒、舉杯、歡笑杯、共鳴杯

反義詞

敬酒不吃吃罰酒、舉杯不出聲、敬酒不敬人、杯酒釋兵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