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兌的意思、商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兌的解釋

[discussion of problem] 商量斟酌

商兌未甯。——《易·兌》

詳細解釋

商酌。《易·兌》:“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朱熹 本義:“四,上承九五之中正而下比六三之柔邪,故不能決而商度所説,未能有定。” 郭沫若 有《民族形式商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商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商兌”指商量、斟酌,表示對問題或事務進行讨論和權衡的過程。該詞最早出自《易經·兌卦》的爻辭:“九四,商兌未甯,介疾有喜。”,意為在商議中尚未達成共識,但通過溝通可化解矛盾。

二、詞源與用法

  1. 經典出處
    《易經》中的“商兌”強調通過協商達成和諧狀态,體現了古代對溝通的重視。朱熹曾注解此句為“商度所説,未能有定”,進一步說明其“商讨度量”的核心意義。

  2. 文學應用
    如《三國演義》中“操與衆商兌,欲立植為世子”,此處指曹操與衆人商議決策,突顯其“集體讨論”的語境。

三、近現代延伸

現代使用中,“商兌”可擴展至商業談判、學術探讨等場景(如提及的商貿協商),但其核心仍圍繞“讨論與斟酌”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易經》原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古籍注釋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商兌

商兌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商字的上面是“口”部首,代表着嘴巴的形狀;下面是“日”部首,表示太陽。兌字的左邊是“刀”部首,代表刀劍的形狀;右邊則是“兒”部首,表示動作或人物。因此,商兌這個字形象地描繪了商人交易的場景。

來源和繁體

商兌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由許慎所著。在繁體中,商字的上面是“口”部首,下面是“日”部首,而兌字的左邊仍然是“刀”部首,右邊是“乇”部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商字的上部使用方塊,下部則是一個小點,代表“口”和“日”的形狀;兌字的左部則用直線代替“刀”部首,右部也是一個直線,表示“兒”。

例句

1. 這家商店提供方便快捷的商兌服務。

2. 我們需要找一家可靠的商兌中心進行交易。

組詞

組詞中常使用商兌的詞彙包括商兌服務、商兌中心、商兌交易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商兌的近義詞可以是商業交換、商業交易等,反義詞可能是非商兌、自由交換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