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cussion of problem] 商量斟酌
商兑未宁。——《易·兑》
商酌。《易·兑》:“九四,商兑未寧,介疾有喜。” 朱熹 本义:“四,上承九五之中正而下比六三之柔邪,故不能决而商度所説,未能有定。” 郭沫若 有《民族形式商兑》。
“商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商兑”指商量、斟酌,表示对问题或事务进行讨论和权衡的过程。该词最早出自《易经·兑卦》的爻辞:“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意为在商议中尚未达成共识,但通过沟通可化解矛盾。
经典出处
《易经》中的“商兑”强调通过协商达成和谐状态,体现了古代对沟通的重视。朱熹曾注解此句为“商度所説,未能有定”,进一步说明其“商讨度量”的核心意义。
文学应用
如《三国演义》中“操与众商兑,欲立植为世子”,此处指曹操与众人商议决策,突显其“集体讨论”的语境。
现代使用中,“商兑”可扩展至商业谈判、学术探讨等场景(如提及的商贸协商),但其核心仍围绕“讨论与斟酌”展开,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易经》原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古籍注释等权威来源。
商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商字的上面是“口”部首,代表着嘴巴的形状;下面是“日”部首,表示太阳。兑字的左边是“刀”部首,代表刀剑的形状;右边则是“儿”部首,表示动作或人物。因此,商兑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商人交易的场景。
商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由许慎所著。在繁体中,商字的上面是“口”部首,下面是“日”部首,而兑字的左边仍然是“刀”部首,右边是“乇”部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商字的上部使用方块,下部则是一个小点,代表“口”和“日”的形状;兑字的左部则用直线代替“刀”部首,右部也是一个直线,表示“儿”。
1. 这家商店提供方便快捷的商兑服务。
2. 我们需要找一家可靠的商兑中心进行交易。
组词中常使用商兑的词汇包括商兑服务、商兑中心、商兑交易等。
商兑的近义词可以是商业交换、商业交易等,反义词可能是非商兑、自由交换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