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埠的意思、商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埠的解釋

[commercial port] 舊時與外國通商的城鎮

詳細解釋

舊時與外國通商的城市。 清 孫诒讓 《周禮政要·朝儀》:“各商埠租界, 華 洋之訟, 華 人跪而洋人立,已為失體。” ********* 《國民之薪膽》:“政府于此,亦主退讓,允于該處開辟若幹商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或近代由國家指定允許外國商人進行貿易往來的港口或城市。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及曆史文獻角度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商埠指“舊時與外國通商的城鎮”,強調其作為中外貿易樞紐的功能。這類城鎮通常由政府特許開放,設有海關、外國商館等機構,是特定時期國際貿易的法定通道。

二、字源與構成

三、曆史演變與特征

商埠在近代史中具有特殊地位。1842年《南京條約》後,中國被迫開放廣州、廈門等“五口通商”,此類“條約口岸”成為典型商埠。其特點包括:

  1. 法定開放性:需經中央政府批準設立,如1906年濟南自開商埠的奏請案例。
  2. 涉外經濟功能:集中進行進出口貿易、貨币兌換(如洋行、銀號)。
  3. 管理特殊性:部分商埠設立租界或由海關稅務司監管,形成特殊治理模式。

四、與現代詞彙的區分

區别于當代“港口”“自貿區”等概念,商埠特指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上半葉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形成的通商模式,帶有半殖民地時期的制度烙印。例如,上海、漢口等地的舊租界區仍保留“商埠區”的曆史地名。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典網. “商”“埠”字源解析. www.zdic.net
  3. 戴鞍鋼.《港口·城市·腹地:上海與長江流域經濟關系的曆史考察》. 複旦大學出版社, 1998.
  4. 中國國家圖書館·近代報刊數據庫.《申報》濟南自開商埠相關報道(190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商埠”是一個漢語詞彙,指舊時與外國通商的城市,尤其指近代中國因貿易需求開放的通商口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詞語結構解析


三、曆史背景與功能


四、分類

  1. 自行開放商埠:清政府主動開放的通商城市,如濟南、昆明。
  2. 條約開放商埠:通過不平等條約被迫開放,如《南京條約》後的上海、甯波。

五、著名商埠舉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商埠的曆史條約或經濟影響,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相關百科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蓮教便腹辯護人薜荔參堂層崄闡揚朝位撤身赤文崇號垂亡村夫帶劍大阙貂冕墩子二拇指方光烏風醋黼帷該宥高山反應閣員紅汞紅衣礮宦程黃甲胡塵滬渎壘貨農唶惋鏡彩今月巨偉扣槃扪籥亮氣撩蹶子曆紀龍扈玈弓默計末主涅槃拚死強半千千萬萬傾狡瓊珍三足鼎立守根數量積騰迹填堵統手違歡僞惑污累獻琛下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