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拔的意思、賞拔的詳細解釋
賞拔的解釋
賞識提拔。《後漢書·郎顗傳》:“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率土之人,豈無貞賢,未聞朝廷有所賞拔,非所以求善贊務,弘濟元元。” 唐 李德裕 《停進士宴會題名疏》:“伏以國家設文學之科,求貞正之士,所宜行敦風俗,義本君親,然後升於朝廷,必為國器,豈可懷賞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三回:“師帥賞拔的人,自然是出色的。”
詞語分解
- 賞的解釋 賞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賞金。賞賜。獎賞。賞罰分明。 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賞閱。賞析。賞花。賞月。欣賞。鑒賞。賞心悅目。 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賞識
- 拔的解釋 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築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網絡擴展解釋
“賞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賞識并提拔人才,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釋義
- 賞:指賞識、獎賞,既包含對才能的認可,也隱含給予獎勵或機會。
- 拔:意為選拔、提拔,強調将人才從原有位置提升到更高職位或更重要的角色。
- 組合義:指因賞識某人的才能而予以提拔,體現上級對下屬的認可與重用。
-
文獻例證
- 《後漢書·郎顗傳》提到:“未聞朝廷有所賞拔”,批評當時朝廷未重視選拔賢才。
- 唐代李德裕在奏疏中強調科舉應選拔“貞正之士”,反對僅因私惠“賞拔”而忽視教化根本。
- 宋代方回詩句“藻鑒他時賞拔公”亦用此詞,體現對人才選拔的重視。
用法與語境
- 適用對象:多用于描述上級對下屬、長輩對晚輩的提拔行為。
- 語體色彩:屬書面語,帶有古典色彩,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文學或學術讨論中。
- 近義詞:擢升、拔擢、提攜。
- 反義詞:貶黜、壓制。
補充說明
- 權威性來源:漢典及《後漢書》等史料為詞義提供了可靠依據,而其他網頁(如、3)雖權威性較低,但内容與核心釋義一緻,可作為輔助參考。
- 延伸思考:該詞反映了古代人才選拔制度中對“德才兼備”的重視,與現代職場中的“晉升機制”有相似邏輯,但更強調個人品德與能力的結合。
若需進一步探讨相關曆史背景或具體用例,可查閱《後漢書》等典籍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賞拔
賞拔(shǎng bá)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賞和拔。
賞字由貝部和尚部組成,貝部表示貝殼的形狀,尚部用于指代賞賜。合在一起,賞字表示對别人的獎賞和贈予。
拔字由手部和白部組成,手部表示手的形狀,白部用于象征清澈、明亮。合在一起,拔字表示把物體從固定的地方提起或拉出來。
賞拔這一詞語的來源和繁體字形式與現代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賞拔在古代的寫法為「賞拔」。
以下是賞拔這個詞語的例句:
他非常善于賞拔人才,因此公司業績蓬勃發展。
相關詞語
組詞:賞心悅目、賞罰、拔高、拔河。
近義詞:表彰、獎賞、提拔。
反義詞:罰掉、貶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