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除的意思、上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除的解釋

即上巳。古代風俗,農曆三月上巳日,往水邊以齋戒沐浴等法去災求福,故稱。 漢 徐幹 《齊都賦》:“青春季月,上除之良,無大無小,祓於水陽。”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雲獻,上除方啟。” 唐 崔知賢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影媚元巳,和風上除。”

升遷,升官。 南朝 宋 鮑照 《謝上除啟》:“冒乞停止上除。伏願重許,幹穢悚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除”是古代的一種傳統風俗,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農曆三月上巳日(即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人們前往水邊通過齋戒、沐浴等方式祛除災禍、祈求福運的活動。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如漢代徐幹《齊都賦》中“上除之良,無大無小,祓於水陽”即描述此習俗。

  2. 時間與活動内容

    • 時間:農曆三月上巳日(魏晉後固定為三月初三)。
    • 核心儀式:臨水祓禊(清潔身體)、祭祀祈福,後逐漸演變為春遊活動。
  3. 别稱與關聯
    又稱“上巳”“春禊”,與“秋禊”對應。南朝謝朓詩句“初吉雲獻,上除方啟”即體現其作為春季重要節令的地位。

  4. 其他含義
    部分文獻(如南朝鮑照作品)中,“上除”也引申為“升遷、升官”之意,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該詞主要與古代祓禊習俗相關,是研究傳統節俗及漢語言文化的重要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除

《上除》(shàng ch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上”和“除”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上”字的部首是“一”,共有3筆。

“除”字的部首是“阜”,共有10筆。

來源

《上除》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是從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的,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說文解字》是一部漢字字義解釋的典籍,其作者是東漢末年的許慎。

繁體

在繁體字中,“上”字的寫法與簡體字類似,而“除”字的繁體寫法是“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一些漢字的構造和形狀與現代漢字存在顯著差異。關于《上除》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更加詳細的研究才能給出準确的回答。

例句

1. 上除能為社會帶來更加公正的分布。

2. 我們要上除不合理的規定和做法。

組詞

組詞:“上升”、“去除”、“除夕”

近義詞

近義詞:“除外”、“減除”

反義詞

反義詞:“加除”、“加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