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瑟與琴。《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晉 成公綏 《嘯賦》:“清激切於竽笙,優潤和於瑟琴。”《宋書·樂志二》:“庭列宮縣,陛羅瑟琴。” 元 張昱 《留别姻家吳子道理問》詩:“明年不待梧桐雨,來聽高堂鼓瑟琴。”
(2).琴瑟之音和諧,因以喻和合友好。《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晉 潘嶽 《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
(3).指夫妻和好。 宋 羅烨 《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雖未通币帛之儀,料必作瑟琴之眷。”
“瑟琴”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曆史文獻與樂器特點可詳細解析如下:
“瑟琴”指瑟與琴兩種弦樂器,常并列提及。瑟為彈撥樂器,通常有25弦(早期有50弦),音色溫潤悠揚;琴(古琴)為七弦弦鳴樂器,音色空靈清幽。兩者在先秦時期常合奏,如《詩經·小雅·鹿鳴》記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瑟的構造以木質音箱為主,演奏時用瑟棒敲擊;古琴則通過手指撥弦,技法細膩。
特征 | 瑟 | 琴(古琴) |
---|---|---|
弦數 | 25弦(早期50弦) | 7弦 |
演奏方式 | 敲擊或彈撥 | 手指撥弦 |
音色特點 | 渾厚悠長 | 清越空靈 |
文化定位 | 多用于宮廷雅樂、合奏 | 側重個人修養、獨奏 |
(綜合、5、7、8)
南北朝後瑟逐漸失傳,宋代雖嘗試複原但多用于宮廷;而古琴因文人推崇得以延續,2003年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
瑟琴(sè qín)是指一種古代的音樂器樂,也稱為絲弦琴。它在古代中國被廣泛使用,尤其在宮廷和音樂家中很受歡迎。
瑟琴的拆分部首是石(shí)和玉(yù),它的拆分筆畫是10畫。
瑟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初可能是由帕斯提舒塔利亞人帶入中國。它在中國的曆史已經有幾千年,是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瑟琴的繁體字為瑟琴。
古代漢字中瑟琴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具體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參考古代文獻和文物。然而,瑟琴這個詞的意思和音樂器樂仍然保持一緻。
1. 他在演奏瑟琴時輕柔的音樂讓人心曠神怡。
2. 她用瑟琴彈奏了一曲古老的樂曲,引起了觀衆的共鳴。
瑟琴曲、瑟琴聲、瑟琴家、瑟琴演奏、瑟琴音樂
絲弦琴、弦樂器、古樂器
管樂器、鍵盤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