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瑟琴的意思、瑟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瑟琴的解釋

(1).瑟與琴。《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晉 成公綏 《嘯賦》:“清激切於竽笙,優潤和於瑟琴。”《宋書·樂志二》:“庭列宮縣,陛羅瑟琴。” 元 張昱 《留别姻家吳子道理問》詩:“明年不待梧桐雨,來聽高堂鼓瑟琴。”

(2).琴瑟之音和諧,因以喻和合友好。《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晉 潘嶽 《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

(3).指夫妻和好。 宋 羅烨 《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雖未通币帛之儀,料必作瑟琴之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瑟琴”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書面或古雅的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主要權威釋義如下:


一、字面本義

  1. “瑟”

    指中國古代彈撥弦鳴樂器,形似古琴但弦數更多(通常25弦),音域寬廣,音色清雅莊重。《詩經·小雅·鹿鳴》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之句,是禮樂文化的重要象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第10卷,第1083頁。

  2. “琴”

    特指古琴(七弦琴),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承載儒家禮樂思想與文人精神。《說文解字》釋:“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265頁。


二、引申義與合成詞義

  1. 樂器合稱

    “瑟琴”并稱泛指弦樂器,常象征和諧雅樂。《詩經·小雅·常棣》雲:“妻子好合,如鼓瑟琴”,以琴瑟和鳴比喻家庭和睦,後引申為人際關系的融洽。

    來源:《詩經譯注》,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2002年,第321頁。

  2. 隱喻夫妻情感

    因“琴瑟和鳴”的典故,“瑟琴”在文學中成為夫妻感情和諧的經典意象。如《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即以琴瑟協奏喻婚戀之美滿。

    來源:《中國文學意象研究》,袁行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7頁。


三、現代用法注意

需注意當代網絡語境中,“瑟琴”因諧音可能被借用為隱晦表達(如“色情”的諧音變體),但此用法非規範漢語,且違背原詞的文化内涵。學術及正式文本中應嚴格遵循其傳統釋義。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162頁“瑟”字條注。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商務印書館, 2020.
  2. 中華書局編輯部. 《古代漢語詞典》[M]. 北京:中華書局, 2014.
  3. 周振甫. 《詩經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 2002.
  4. 袁行霈. 《中國文學意象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5.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瑟琴”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曆史文獻與樂器特點可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兩種古代樂器

“瑟琴”指瑟與琴兩種弦樂器,常并列提及。瑟為彈撥樂器,通常有25弦(早期有50弦),音色溫潤悠揚;琴(古琴)為七弦弦鳴樂器,音色空靈清幽。兩者在先秦時期常合奏,如《詩經·小雅·鹿鳴》記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瑟的構造以木質音箱為主,演奏時用瑟棒敲擊;古琴則通過手指撥弦,技法細膩。

二、比喻義:和諧與情感象征

  1. 和合友好
    因瑟琴合奏時音色和諧,古人以此比喻人際關系的融洽,如晉代成公綏《嘯賦》中“優潤和於瑟琴”。
  2. 夫妻和好
    進一步引申為夫妻情感和睦,如《詩經》中“琴瑟友之”即表達男女相悅之情,後世“琴瑟和鳴”成為婚姻美滿的經典意象。

三、曆史與文化背景

四、瑟與琴的核心區别

特征 琴(古琴)
弦數 25弦(早期50弦) 7弦
演奏方式 敲擊或彈撥 手指撥弦
音色特點 渾厚悠長 清越空靈
文化定位 多用于宮廷雅樂、合奏 側重個人修養、獨奏

(綜合、5、7、8)

補充說明

南北朝後瑟逐漸失傳,宋代雖嘗試複原但多用于宮廷;而古琴因文人推崇得以延續,2003年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

别人正在浏覽...

拜帖匣便媚漕卒刬平承舍初志雌雌粗缞斬戴翼得悉點辱氐賤冬蔥奪志額款耳聞目見俸饷奮讨瓜子不大是人心寒顫懷抱昏墨嘉樂監牒經總金猴金砌紀甗基築蓮菜良匠露牀露囤啰蘇馬府目無法紀囊腫排鐘辟車諐失憩燕欺羽賽祭三番散亂沙墟盛寒試令示問手民受納殊軌梳帚同厠萬或踠辔五香飲縣輿細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