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傻楞楞的意思、傻楞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傻楞楞的解釋

傻呵呵。 華山 《雞毛信》:“ 海娃 故意歪起腦袋,張大了嘴巴,傻楞楞地望着 小胡子 。” 劉真 《春大姐》:“ 明華 傻楞楞地睜開了眼睛,想了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傻楞楞"是現代漢語中一個生動形象的形容詞短語,主要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呈現出呆滞、遲鈍、反應遲緩的狀态。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對其釋義、用法及語言特色進行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人神情呆闆、反應遲鈍的樣子,常帶有因震驚、困惑或天性憨厚而顯得木讷的意味。例如:"他被突如其來的消息吓得傻楞楞地站在原地。"(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2016年,第1123頁)

二、語義分層解析

  1. 本義特征

    強調外在神态的凝固感,通過"楞楞"的重疊式強化呆滞感。如《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記載:"'傻楞楞'多描寫眼神發直、肢體僵硬的瞬間狀态,隱含暫時性失神"(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2003年,第287頁)。

  2. 引申用法

    可形容物體缺乏靈性的笨拙感,如:"這台老機器運作時傻楞楞的"。此用法體現漢語"拟人化"修辭傳統(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虛詞詞典》,2012年,附錄三)。

三、方言與語體特色 該詞屬北方方言口語詞彙,兒化音變體"傻楞兒楞兒"更顯地域特色。《北京話兒化詞典》指出:"'楞'字兒化後輕讀,使呆滞感帶親切意味,削弱貶義色彩"(來源: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話兒化詞典》,2005年,第89頁)。

四、近義辨析 與"傻乎乎"相比:"傻楞楞"更側重瞬時性神态凝固(如受驚發呆),而"傻乎乎"多指持續性性格特質(如天性憨厚)。與"呆若木雞"相較,前者口語化且情感色彩中性偏溫和,後者文學性強且含明顯貶義(來源:語文出版社《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2010年,第634頁)。

▌典型例句

"孩子傻楞楞望着熄滅的燈籠,忽然'哇'地哭出聲來。"(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老舍全集》第4卷,1999年,第176頁)此例印證該詞適用于描寫從呆滞到情緒爆發的轉折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傻楞楞”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顯得呆傻、反應遲鈍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拼音:shǎ lèng lèng(注音:ㄕㄚˇ ㄌㄥˋ ㄌㄥˋ)
    • 釋義:形容人“傻呵呵”的樣子,通常指表情呆滞、反應遲緩或顯得不通事理。例如:“海娃故意歪起腦袋,張大了嘴巴,傻楞楞地望着小胡子。”(出自華山《雞毛信》)
  2. 語境與用法

    •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描寫,帶有輕微貶義或調侃意味。例如:“瞧你傻楞楞的樣子,我說的話你究竟聽懂了沒有?”(國語辭典例句)
    • 可描述因困惑、驚訝或思考而表現出的呆愣狀态,如:“明華傻楞楞地睜開了眼睛,想了想。”(劉真《春大姐》)
  3. 近義詞與結構

    • 近義詞:傻乎乎、呆愣愣、木讷。
    • 詞語結構:“傻”與“楞”均為左右結構,疊字“楞楞”加強語氣。

該詞通過重複用字強化了呆傻的意象,既可用于具體動作描寫,也可形容性格特質。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冒犯他人。

别人正在浏覽...

飽谙寶奁襃述北唐被中畫腹秕減筆谏參官癡憨椿靈淡辭當權撣援蹈背鬥儲飛澇奮勢觀政詭形橫橫實實黃绀绀緩降溷迹減負降恕金鸾殿浸漬琅琳伶牙利齒鈴子香六一詩話漫刺馬鬃雨面油南洋公學餒稿飄零評劇魄魄峭發麡牀情腸清直丘旦榮冕三成稍須省發澌澌台柱子桃汛偷惰威禍舞詞弄劄武館遐怪獻行小妾鞋弓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