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嫂溺叔援的意思、嫂溺叔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嫂溺叔援的解釋

語出《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後以“嫂溺叔援”喻視實際情況而變通做法。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小履紵衫》:“ 李文正公 幼舉神童,帝抱到膝上,時其父拜起侍丹陛下。帝曰:‘子坐父立,禮乎?’對曰:‘嫂溺叔援,權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嫂溺叔援”是一個源自《孟子·離婁上》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強調在特殊情況下應靈活變通,不拘泥于常規禮法。以下為詳細解析:

1.出處與典故

出自《孟子·離婁上》,記載了孟子與齊國辯士淳于髡的對話。淳于髡問:“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法,但若嫂子溺水,小叔子能否伸手救援?”孟子回答:“若不救,等同豺狼。男女之禮是常理,但危急時需權宜行事。”

2.本義與引申義

3.用法與延伸

4.争議與澄清

部分解釋(如、5)将其簡單歸為“親戚互助”,但需注意:其核心并非強調親屬關系,而是緊急情況下對禮法的突破。

5.文化意義

該成語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經權之辨”的哲學命題,即在堅守原則的同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行為,對後世處理倫理沖突有重要啟發。

網絡擴展解釋二

《嫂溺叔援》

《嫂溺叔援》是一個成語,意為嫂子溺水,叔叔前來救援。這個成語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嫂(女字旁,部首媛,10畫)、溺(水字旁,部首水,13畫)、叔(又字旁,部首又,8畫)、援(手字旁,部首扌,12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一個關于孟子的故事。相傳,孟子的叔父有一次看到一個嫂子溺水,她不顧一切地奔跑着,立即跳入水中救起了她。這種親情和勇敢的行為産生了這個成語。

除了簡體字的寫法,《嫂溺叔援》在繁體字中寫作《嫂溺叔援》。繁體字是在繁複的漢字書寫系統中使用的一種字體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嫂溺叔援》為例,古時候的書寫方式為嫂→溺→叔→援。這種書寫方式反映了古代漢字的演變和書寫習慣。

這個成語可以在很多情境中使用,例如:家庭成員之間應該互相關照,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相互幫助。例如:嫂溺叔援的故事鼓勵人們用親情和勇敢面對困難。

與《嫂溺叔援》意思相關的其他成語有:助人為樂、自私自利等。這些成語都強調了親情和相互關照的重要性。

在組詞中,由成語的四個字可組成:嫂叔援溺、援嫂叔溺。

近義詞可以是:親情、互助、互相關照等。

反義詞可以是:冷漠、自私、無情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