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元節的意思、三元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元節的解釋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的合稱。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七六:“金畫香臺出露盤,黃龍雕刻遶朱闌。焚修每遇三元節,天子親簪白玉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的合稱,其内涵與道教信仰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起源與核心概念

三元節源于道教對天、地、水三元素的崇拜,認為這三者是宇宙生成的本原。道教将三元素人格化為三官大帝:

二、三節具體解析

  1. 上元節(正月十五)

    • 别稱:元宵節
    • 習俗: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
    • 文化内涵:象征新年首次月圓,祈求天官賜福
  2. 中元節(七月十五)

    • 别稱:鬼節、盂蘭盆節
    • 習俗:祭祖、放河燈、焚紙錠
    • 文化内涵:地官赦罪之日,表達對亡者的追思
  3. 下元節(十月十五)

    • 習俗:祭祀水官、齋醮祈福、食寒食
    • 文化内涵:水官解厄之辰,祈求消災平安

三、曆史演變

四、文化意義

三元節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時承載着祈福消災、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其中"元"字既指農曆十五(月圓之日),也暗含"本源"的深意。

注:如需查看完整曆史典故或地域性習俗差異,可參考、8、9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元節》的意思

《三元節》指的是中國農曆正月初三的節日,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祭祀儀式和遊玩娛樂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元節》這個詞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它們的部首分别是“一”、“元”和“節”,拼音分别為“yī”、“yuán”和“jié”。其中,“一”部表示字的數量,“元”部表示同類事物的基礎或根源,“節”部則表示節日或節慶。

根據筆畫,這三個字的筆畫分别是:7畫、4畫和12畫。

來源

《三元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元老神”或“三元楊公”,被尊奉為守護人類的神靈。在正月初三這一天,人們通過舉行慶祝活動和祭祀儀式,以祈求平安、幸福和豐收。

繁體

《三元節》的繁體寫法為「三元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三元節》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由相同的三個字組成,隻是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些微的變化。

例句

1. 三元節是中國人民傳統的重要節日,大家都會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2. 在三元節期間,人們會前往廟宇祭拜神靈,祈求來年平安和吉祥。

組詞

1.三元宮:指供奉三元老神的宮廟。

2.三元運氣:指運勢、福氣三重、非常好的運氣。

近義詞

1.三月初三:指農曆正月初三,與三元節在日期上相同。

2.上元節:指農曆正月十五,也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與三元節相緊接舉行。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三元節是一個特定的節日,與其他節日沒有直接的相反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